相信上周中的一篇「逆向思維」論,大家在上周五會深切體會。如果市場仍然以成交不多、世界盃效應去試圖推翻大市上周五的升勢,那麼只代表市場仍未能接受到大市底位已見的事實,亦即是「逆向思維」繼續具有效用,大市短期調整的空間反而不大。
當然,最令市場鼓舞的,是聯儲局主席伯南克終於放下他的「執着」,認為長期通脹仍然受控。當然,以伯南克上任後經常十五十六、左搖右擺,他今次指出通脹受控的言論,的確難以令人「信服」。大家都不知道他又會在何時「轉軚」,但其實除了伯南克外,全球其他央行都似乎正為加息對股市帶來的影響降降溫。
就以日本央行為例,不但繼續維持零息政策,其總裁福井俊彥更表示,擔心股市近日的跌勢會對經濟帶來影響,同時更指出,就算日本央行決定結束零利率政策,央行仍可以將利率維持在極低水平。將股市的波動放在嘴邊,同時表示息口不會大幅上調,目的為了甚麼?就是不想令市場的波動進一步增加。要知道日股的跌幅比港股更嚇人,不減壓只會令日股硬着陸,到時日本的經濟復蘇便會毀於一旦。
歐日無意落重藥
至於歐洲央行行長特里謝,其言論絕不比福井俊彥遜色,他上周三便發表了下列的言論:雖然經濟強勁增長、通脹壓力不大,以及金融市場表現穩定,但國際仍一直努力解決國際金融危機,這反映出全球經濟潛在的危機。短短的幾句說話,反映出特里謝對通脹的憂慮不大,反而對金融市場的波動存有顧慮,那就知道他不打算落重藥去對抗通脹,對歐洲經濟或股市,都是利好訊息。
既然兩大央行都無意落重藥,伯南克亦應該獨力難支,很難繼續「重藥」對抗通脹,那是否代表美國聯儲局會放慢加息步伐?以他上周四的言論,似乎真的如此,但這不代表投資者又可以在股市「興風作浪」,因為經過5月及6月的「大殺戮」後,大家的元氣早已傷得七七八八,要重整旗鼓,相信亦要一段時間。要知道各國央行願意放大家一馬,並對股市近日的波動表示關注,這便是因為他們意識到再加息只會令股市「失控」,到時經濟不但出現調控的情況,更會出現急速放緩的危機。在「評估」利弊,同時又覺得大市再「瘋癲」的機會不大時,向市場作出「慰問」,既得到掌聲,又可以為暫緩加息找下台階,何樂而不為。
不過股市的「傷」如此重,各國央行雖然能及時「醒覺」,但相信治療亦要一段長的時間,所以雖然全球股市底位應已出現,但再展升浪,大家實在要耐心一點。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