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伯南克搖擺得太厲害,還是市場過份敏感,只知像最近如此飄忽,一時一樣的話,市場人士會愈賭愈沒有信心,經過一輪倉口調節的工夫之後,相信大部份人會縮減注碼,未來一兩個月成交與波幅同時下降,應是正路的發展,要7月大翻身,似乎是有點奢望。
主觀分析,當然是認為港股有反彈而沒有大升,但筆者上周五也「例飛」小注持有一些好倉過周末,不為甚麼,只為恒指收市價在20日線之上,就算和主觀意願不同,也機械式入市。
技術分析相當流行,但卻易學難精。看市場不少資深評論,都是「假如」、「反之」、「唔排除」的滑頭式模稜兩可。舉一個例,假如恒指守在16000之下,大市仍是上落市,可能回至15600,反之,突破16000,就唔排除有進一步反彈至16300的可能。這類無懈可擊的評論,難怪長貼長中,地位崇高。筆者這種懵仔,就長期收投訴信,有甚麼的讀者,就有甚麼的評論。
發完牢騷,返回正題,技術分析的主旨,是提供買賣策略,入市位及目標價,但技術分析是一套主觀的藝術,而不是客觀的科學,很視乎看圖者的演繹,同一幅圖,有人看好也有人看淡。
買賣系統簡單是美
所以當初筆者入行的時候,啓蒙師傅便指出,要更上一層樓,是要設計一套機械式的買賣系統,不加插主觀分析,只信賴圖表訊號,這樣便可以真正薪火相傳。
最簡單的買賣系統,莫如移動平均線,收市高過平均線便買,低過便沽,至於選擇哪一條平均線,悉隨尊便。這個方法長期是否繼續贏錢,筆者也不知道,只知道一路以來運作上頗有貢獻。
碰上今次的情況,要撇開主觀意願,要盲目相信訊號,否則便不是一個負責系統的追隨者。設計系統當然可以極度複雜化,但有興趣的話,緊記要盲目次次死跟,不要慳一次半次的注碼,而設計方面,亦不要太複雜,簡單往往才是美。
黃國英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英之見為證監會持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