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網查 問街坊 立約據<br>樓市特攻隊:避免誤購凶宅有三招

上網查 問街坊 立約據
樓市特攻隊:避免誤購凶宅有三招

買樓置業,相信沒有人會喜歡買「凶宅」。不過,通街都是二手盤,準業主究竟應該怎樣做,才可以減低「中招」機會呢?另外,如果真的不幸誤墮凶宅陷阱,買家有沒有投訴渠道?又可否索償呢?本報特攻隊就「凶宅」問題,訪問多名專家,為讀者提供醒目貼士。

特平放盤倍加小心

最近有置業初哥向記者抱怨,慘被無良地產代理誤導,購入一個曾經有人跳樓的單位,現在物業已經辦好按揭手續,不知如何是好。
事緣這名買家,早前被代理落足嘴頭,游說他購買一個居屋「筍盤」,叫價較市場價低一至兩成。買家雖然開心「執到寶」,但也十分謹慎,多次向代理查問該盤有沒有「古怪嘢」?
代理當時扮作很老實,還「坦白」告訴這名買家,單位前業主的確有家屬早前過身,但強調事件發生在外國,叫他放心。
所謂「有心人裝無心人」,置業初哥根本沒想過代理會欺騙他,於是拍板成交。正當所有手續辦妥之後,這名買家才從其他代理口中得悉,前業主的家屬,是在該座大廈跳樓自殺。
買家聽後晴天霹靂,於是往找代理理論,詎料對方竟否認之前講過的說話,還厚顏向他索取1萬元佣金。
有資深業內人士教路,只要事先做足功課,這些不幸是可以避免的。

多方打聽勿盡信經紀

美聯物業董事羅國安說,準買家在睇樓或簽署臨約前,最好當面問清楚業主,單位有否發生過凶案或其他不愉快事件,但如果真的無法接觸到業主,準買家也可以要求代理代為查詢。
羅國安又指出,另一個追尋「凶宅」的重要資料來源,是透過土地註冊處查冊,但這亦非萬無一失,因為若不是業主身故,而是租客或戶主家屬在單位內身故,土地查冊一般是不會有紀錄的。
這時,準買家可嘗試登上一些凶宅網站,雖然這類資料非來自官方,未必百分百準確,但多一點資料,便多一分保障,大家一看亦無妨。
買樓既是人生一項重大決定,羅氏建議各位準買家不用怕醜,如果想知道單位有沒有「古怪嘢」,可以大膽向鄰居或管理處打聽,因為單位若曾發生命案或事故,街坊一定知道,而現時有部份管理公司亦會將有關資料存檔,準買家可嘗試去信管理公司垂詢。

不論購買二手居屋或私人樓,買家都要打醒十二分精神,避免墮入「凶宅」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