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禽流入侵加強執法<br>兩地海關聯手截走私家禽

防禽流入侵加強執法
兩地海關聯手截走私家禽

【本報訊】港府預防禽流感禁止活雞輸港三個星期,本港海關昨日起亦加強執法,與內地海關合作及交換情報,在各口岸堵截非法家禽及禽鳥的走私活動,昨日內地海關檢查旅客,共撿獲七隻準備偷運返港的已屠宰家禽,包括四隻雞及三隻鴨。本港海關並呼籲旅客合作,切勿非法攜帶禽鳥入境。 記者:羅日昇

海關邊境及口岸科總指揮官高智樂稱,海關前線人員已提高警覺,並採用風險管理,在四個邊境管制站,包括羅湖、落馬洲、文錦渡及沙頭角,增加截查旅客的行李及入口的貨物。

適當時同步執法

駐守中英街海關人員,每日都嚴格抽查進出中英街的居民及貨物,如發現有走私家禽及禽鳥,即時轉交食環署及漁護署處理。位於沙頭角禁區陸路出入口的海關石涌凹檢查站,亦以抽樣方式檢查從沙頭角村出市區的車輛,以防止不法分子進行走私活動。
在加強執法方面,由昨日開始,內地海關與本地同步行動,防止非法進口家禽行動,兩地海關並會加強合作及交換情報,雙方各自加強檢查旅客及貨物,在適當時候並會同步執法。昨日內地海關在五名旅客的行李中,包括一名港人及四名內地人,撿獲已屠宰的四隻雞及三隻鴨,全部被內地海關充公,各人被警告後放行。
高智樂指出,如果撿獲活家禽,會由漁護署跟進,屠宰的家禽則由食環署處理,至於煮熟的家禽,海關人員可要求旅客出示衞生證明,呼籲旅客不要非法攜帶禽鳥入境,否則面對檢控。自去年10月起,海關在各陸路管制站進行一項「獵鷹」特別行動,以打擊非法輸入禽鳥,行動現時仍然繼續。
海關去年破獲18宗活禽鳥入境案件,共撿獲28隻禽鳥,今年2至3月共有三宗,撿獲四隻雀鳥;至於已屠宰非法入境家禽肉類,今年截至6月13日共撿獲3萬8千5百多公斤,去年全年有25萬4千9百公斤。
根據《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第132章)的《進出口野味、肉類及家禽規例》,任何人士不得在沒有官方證明書下輸入野味、肉類、家禽或違禁肉類,定罪最高罰款50,000元及監禁六個月。另根據《公眾衞生(動物及禽鳥條例)》(第139章)的《公眾衞生(動物及禽鳥)規例》,沒有有效健康證明書而進口禽鳥,一經定罪最高可被罰款25,000元。海關已於各出入口管制站播放聲帶及短片,提醒旅客切勿非法攜帶禽鳥入境。

「汆水雞」風險高

對於有人走法律罅「汆水扮熟雞」過關,傳染病專科醫生勞永樂直指,無論對「買雞」、「帶雞」及「煮雞」的人士,均有相當風險。勞永樂表示,由於雞隻只是經過「汆水」處理,並沒徹底煮熟,若雞隻帶有病毒,其身上的病毒未被殺死。一般雞隻須經攝氏七十度以上烹調三分鐘,才能徹底煮熟。此外,雞隻於被運送期間會滲出血水,故烹煮者處理時,亦有感染病毒的風險。

海關同時加強搜查貨車,防止偷運家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