慳家只為子女教育

慳家只為子女教育

【本報訊】內地一項針對身為父親的在職男士調查顯示,他們多是顧家一族,為了養家活兒,他們多有儲蓄或投資習慣。不過,廣州一項中小學生調查顯示,在孩子們最崇拜或仰慕的人之中,父親只排第三位,不及母親和英雄人物。

廣州慶祝氣氛冷清

在父親節前夕,中國人才熱線(CJOL)公布一項針對30多歲的在職父親的調查,結果顯示他們的儲蓄習慣比較穩定。60%的受訪者每月存固定錢到子女的教育戶口,30%的父親除了存錢還為子女買了教育和健康保險,另有10%的父親同時還在做投資,每次固定拿出一部份投資收益作為子女的儲蓄基金。
但這些慳家父親的苦心在子女心目中的效用似乎並不彰顯,廣州的調查顯示,孩子最崇拜或仰慕的人之中,父親不及母親和英雄人物;而父親節氣氛亦頗冷清,與母親節時的熱烈氛圍不可同日而語。
江蘇省社科院心理專家儲兆瑞表示,中國家庭一般還是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母親更多擔當了教育孩子的角色,這就使得孩子與母親的關係更為親密。中國男性情感表達相對女性來說比較含蓄,對孩子愛得再深,也多是嚴肅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