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恒指急漲407點,正當大家在盤算港股是否轉勢之際,中國人民銀行卻似已給予大家一個答案,該行宣布於下月五日起調高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由目前的7.5%上調至8%,希望藉此冷卻貨幣供應急速擴張,但央行的行動相信亦會同時「冷卻」上周五股市的強勢表現。
調高存款準備金率的意義在於減少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可向外借貸的金額,目前,所有金融機構需將收取到的存款之7.5%存入中國人民銀行,新措施生效之後,金融機構則需將存款的8%存放於中國人民銀行,換言之,可藉此額外凍結約1500億元人民幣,銀行可供貸款的金額亦因而減少。這亦是自從2004年4月以來首次將這個比率上調,反映政府認為國內的投資活動及貸款需求已有偏離現象,因此,繼4月份調高貸款利率0.27厘,以及近期向個別銀行共逾2000億元人民幣的央行票據之後,另一調控貨幣供應的舉措。
由於今次上調行動並不包括農村信用社在內,換言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銀行等金融機構均受影響,而存款金額愈多的金融機構,所需額外凍結的資金亦愈多。在四大銀行當中,存款份額最大的中國工商銀行影響較大,其次為建設銀行(939)、農業銀行及中國銀行(3988)。不過,由於今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只額外凍結1500億元人民幣,對銀行的實質影響暫不太嚴重,相反,其象徵意義卻很重要。
地產股原料股有壓力
由於剛公布的5月份經濟數據顯示,貨幣供應增長持續加快,貨幣供應M2增長19.1%,進一步遠離政府的目標增長16%,而上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長更達30.3%,令中國政府需再在宏調方面下工夫,市場亦憂慮政府可能會調高存款利率進行冷卻,但筆者認為政府目前並不輕易將存款利率上調,此舉既與政府希望透過內部消費帶動經濟增長的政府並不配合,亦間接令銀行可供借貸的金額增加。
其實,在調升存款利率之前,中國人民銀行仍可透過調高金融機構存放於中國人民銀行的存款準備金利率,以便能吸取更多金融機構存款轉向存入中國人民銀行,又或可針對性地調高私人營運的住宅用地之借貸利率(2004年曾調高0.18厘),因此,內地銀行調高存款利率的機會仍較微,而內地銀行面對息差收窄的壓力暫仍不大。
另一方面,房地產股、原材料股則再次面對壓力,由於房地產投資至今仍是主要的調控對象,在收緊可供借貸金額之後,房地產項目獲資金的難度將增加,這將間接令原材料股受壓力。事實上,中國人民銀行在宣布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後,國際商品價格已即時回落,相關股份亦難免受壓。此外,中國政府早前表示需壓抑水泥、電解鋁及鐵合金的盲目擴張,這些針對的行業料將面對更大的借貸困難,面對各類股份不同表現的情況下,H股指數料仍相當反覆。
熊麗萍
滙業財經集團證券部主管
作者熊麗萍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