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球」成奪標秘密武器

「蝴蝶球」成奪標秘密武器

世界盃開鑼至今,出現多個教人歎為觀止的遠射入球。球員指出,以新皮球踢出的射球令守門員難以撲救,現象背後其實有科學理論支持。日本筑波大學副教授淺井武分析,擁有超卓技術的球員,若射出飛行時上下左右搖擺不定的「蝴蝶球」,隨時成為奪標致勝的秘密武器。

球不旋轉更加奏效

「蝴蝶球」原本指棒球投手投出的上下左右搖擺着落地的球,因飛行軌迹像蝴蝶飛舞一樣飄忽不定而得名。淺井武研究發現,若以今屆世界盃採用的新皮球踢出不旋轉或每秒旋轉少於一周的射球,就能收「蝴蝶球」之效。日本隊操練時,門將川口能活就多次對測不到的來球而發出驚呼聲。
研究員在測試時,首先在新皮球表面上,塗上一種跟空氣磨擦時會冒煙的特殊藥物,之後讓大學足球員踢出各種花式的球,並觀察各樣飛行軌迹的球的特點,發現幾乎不旋轉的球,皮球後方產生的空氣漩渦,是造成皮球上下右左搖擺不定的原因。

空氣漩渦也不規則

淺井武說,新皮球表面由14個小塊拼湊而成,較以往的32塊少,造成小塊之間的縫口位不平均地分布於皮球表面,導致產生的空氣漩渦也不規則,因此射出的球有時就變為「蝴蝶球」。
新華社/日本《讀賣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