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英格蘭險勝千里達,泛起兩個遺憾。
首先是感到時光倒流至少有14年,當時英軍由領隊泰萊領導參加在瑞典進行的歐洲國家盃,竟採用原始的「高Q大棍」踢法,最後英軍分組賽1和2負只入1球下包尾出局,「好好先生」兼一代射手連尼加的最後國際賽歲月,就栽在該名四眼領隊手上。
今屆領隊艾歷臣重用「長人」高治,熱身賽對牙買加耀武揚威,一度大跳機械舞,及至首仗險勝巴拉圭表現不濟,即表明不會再跳那舞步……這也好,人貴自知。及至對千里達,他上半場無緣無故,無人看管下近門「車身」射門「大撻」,我想這已是今屆英軍的1個經典笑柄。
英軍過去兩仗已將攻擊重心落在高治身上,可是他除得個「高」字外,其餘乏善足陳,或者16強與厄瓜多爾對陣仍有身材優勢,但若遇上德國,便優勢不大了,甚至在往後階段下遇上更厲害的敵衞,苦頭肯定增多,英軍晉級機會將減少。
謝拉特鬱鬱不得志
另一遺憾是英軍的謝拉特,此子雖在對千里達時射入世界波,可是整場比賽你卻不易發現他的存在,因其前面是打法類同的林柏特,而另外兩名策動攻勢的是碧咸和祖高爾,他是4名中場中的犧牲者,要更注重防務。
推敲艾歷臣將謝拉特拉後的另一原因,是後者與前鋒奧雲向有默契,可在後場長傳致命直線予前鋒奧雲叩關,可是高治的柱躉式打法,根本就令奧雲在前線沒空位去發揮速度,這兩方面的矛盾戰略,或可解釋奧雲何以兩仗以來黯然失色的原因。然而,朗尼的成功復出將是決定性的,他可令高治退回後備席,再與奧雲合作,也是英軍未來的變數所在。
厄瓜多爾1路奇兵
在此亦想談談A組厄瓜多爾,此「黃衣兵團」在未失1球下連勝波蘭和哥斯達黎加,不過波蘭與厄軍對壘時完全提不起勁,而哥軍則是此組最弱,所以嚴格來說,厄軍仍未受到真正考驗。
我本着鋤強扶弱之心,當然希望厄軍可力壓德國以首名出線,避過很有可能是B組首名的英格蘭,以對付可能是B組次名的瑞典。事實上,以瑞典今屆的忙亂,未必可以將厄軍擊退。
在此亦總結A、B兩組次輪比賽,英、德連捷大熱出線;厄瓜多爾做了「黑馬」,尚餘1個席位由瑞典及千里達去爭。此次輪比賽有一共通點,就是取勝一方多是在末段,甚至是完場前一刻才入球,令對手難以翻身,英、德、瑞俱是代表者,所以奉勸心臟有毛病的球迷,宜多多保重。
Day7Reportby波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