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孝嚴新書訴說認祖傳奇

蔣孝嚴新書訴說認祖傳奇

【本報訊】「一個孩子站在家門外,門一直不開,敲了幾小時已很難受;我在蔣家門外,敲了60年。」蔣孝嚴從未曾跟爸爸慶祝父親節,因為他是蔣經國的私生子。他一直跟母親姓「章」,懂性以來,第一次看見爸爸,就是在他的喪禮上。蔣孝嚴的自傳《蔣家門外的孩子》訴說由年少的窮困生活,到成為台灣外交部部長,至去年才改姓「蔣」的傳奇前半生。他昨日出席香港的新書發布會時說,認祖歸宗是不想子女重蹈自己覆轍,做蔣家門外的孩子。
直至今天,蔣孝嚴仍以「經國先生」稱呼先父。1942年,章亞若在桂林為蔣經國誕下雙胞胎孝嚴與孝慈,半年後離奇死亡,後來外間一直流傳她是遭「家翁」蔣介石的手下害死的。蔣孝嚴親自撰寫的自傳中,首次披露箇中真相。
他在書中撰道,蔣經國的下屬欲向上司邀功,收買一干人等在章亞若的飯菜落藥,令她急性腸胃炎,然後安排她到醫院,再注射毒針。他在書中強調,蔣經國事前毫不知情,並懷疑母親的好友桂昌德也牽涉其中。不過台灣有評論質疑蔣孝嚴的版本過份包庇生父。
「如果他是我的父親,為甚麼我們活得那麼苦,比一般人還苦?」母親死後,蔣經國安排當時五歲的孝嚴及孝慈與婆婆先逃到台灣,但失去聯絡。三口子自此相依為命,婆婆生病時連醫藥費也不夠。直至兩兄弟讀高中,婆婆才告知其生父是蔣經國,即當時台灣總統蔣中正的兒子。

望子孫知家族歷史

蔣孝嚴昨在發布會上說,知道自己的身世後,曾要求與蔣經國見面,但其身邊人以「不方便」為由拒絕。直到生父逝世多年,其正室方良所生的子女才默認他為兄弟,直至方良逝世,他才改姓「蔣」。
如今蔣孝嚴是台灣立委,他希望自傳讓子孫知道家族歷史。他昨日說,從前人家問他是否蔣家的孩子,他都支吾以對,「這個包袱,我不會交給子女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