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學仙了 - 鍾偉民

可以學仙了 - 鍾偉民

袁了凡的《了凡四訓》講什麼是「善」,講得不落俗套。
他認為善有偏正,譬如,從前有個宰相呂文懿,他辭職歸鄉,鄉民仍然尊敬他,視為泰山北斗。某天,一個鄉巴佬醉後臭罵他,呂公不為所動,認為只是個酒鬼,不去計較。過了幾年,這人越變越壞,終於犯上了死刑重罪。這會兒,呂公才來後悔,說:「要是當初不放過他,送官懲治,小懲足以為戒,也許不會促成今日的大惡,都是我當日用心過於仁厚,怕被人誤為仗勢欺人,結果害了他。」了凡認為:這是一個善心而作了惡事的例子,是偏善。
然後,某地鬧饑荒,暴民白天公然到處搶糧,有富家報官去,官府一概不理,於是,暴民越來越放肆,變本加厲。逼不得已,富家只好私自懲治暴徒,鄉里才回復平靜,免於大亂。這是惡心而行了善事的例子,是正善。

善,還有半善和滿善。
譬如,有一個女人,她到廟裏燒香,想佈施,但家貧,身上只得兩文錢;然而,廟裏主持高僧還是親自為她誦經祈福。後來,女人飛上枝頭,變鳳凰了,帶了數千金到廟裏去捐獻,主持卻只派徒弟接待。女人奇問:「我以前只捐兩文錢,你親自替我祈福;今天奉上千金,你怎麼不樂意服務?」高僧說:「以前佈施雖少,心意真切,非老僧親勞,不足以報答;今日佈施雖多,心意反不如昔日真誠,派徒兒代勞,算給你面子了。」千金是半善;兩文,反而是滿善。
我有位同宗,是神仙,叫鍾離,四出傳授呂洞賓點鐵成金之術。呂祖問:「這種金,會還原嗎?」鍾離答:「五百年後,終究還是會變回爛鐵。」呂祖說:「我不想害了五百年後的人,這樣的法術,我不想學。」鍾離誇獎他:「修學仙道要先積滿三千功德,就憑你這句話,三千功德已算圓滿達成,可以學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