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行愈來愈少 收費愈來愈多<br>銀行搶錢魚肉小存戶

分行愈來愈少 收費愈來愈多
銀行搶錢魚肉小存戶

【本報訊】銀行近年陸續向客戶「開刀」,可謂大小通吃。消費者委員會最新調查顯示,過去五年銀行不斷調高服務收費,收費項目也見增加;在接受調查的23間銀行中,多達18間向小額存戶徵收服務費,較01年只有兩間大幅增加8倍;調查並首次發現今年有4間銀行向支票存戶徵收低結餘服務費,有個別銀行服務的收費更較5年前有逾2倍升幅。有民間團體批評銀行此舉猶如向基層及弱勢市民「搶錢」。 記者:盧文烈、蔡朗清

最新一期《選擇》月刊報道,小額存戶正面臨「息不抵費」現象。調查發現,18間即78%接受調查銀行實行「低結餘扣減利率」或「零息政策」,比率較五年前增加一倍;有21間即91%則對低結餘的不動存戶徵收費用,收費每半年50元至300元不等,較五年前多20%至100%,其中大新、上海商業、永亨及永隆增幅最高。

不動低結餘戶口三重損失

除不動戶口要收費外,多間銀行會額外徵收戶口低結餘服務費,換言之,若存戶的戶口既不動又是低結餘,隨時出現「三重損失」。比對○一年調查,當年只有2間銀行同時徵收戶口低結餘服務費,今年卻增至18間,其中花旗銀行的戶口最低結餘要求達3萬元。
調查顯示,除小存戶慘成開刀對象外,銀行整體服務收費水平也不斷上升,粗略估計,合共有近80項服務收費較五年前增長,其中廖創興及永亨的客戶若在三個月內結束儲蓄戶口便要繳付100元,收費較五年前增逾2倍。
調查又發現,銀行開始向支票存戶徵收低結餘服務費,○一年沒有銀行實施有關收費,但今年有4間有此安排,包括美國運通、中國工商(亞洲)、永亨及大華。

金管局表示無權干預收費

消委會宣傳及社區關係小組副主席程伯中說,全港銀行分行總數已由2001年的1,463間,減至今年5月底的1,209間,減幅17%;其中滙豐銀行由211間銳減至125間,減幅達40%。他稱銀行服務是基本的民生需求,呼籲銀行做生意之餘,也要顧及存戶利益。
民間監管公共事業聯委會發言人蔡耀昌批評,銀行的做法猶如向基層及弱勢市民搶錢,「冇乜錢嗰啲你就走去搶,可以話係愈窮愈見鬼。」他要求金融管理局監管。金管局說,該局無權干預銀行服務收費,銀行公會則指在自由市場下,各銀行會不時檢討收費。

程伯中說整體銀行服務收費較5年前上升,他提醒消費者小心揀選銀行。
區民傑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