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智語陸:等最低位入市不切實際

財智語陸:等最低位入市不切實際

港股累積如此大幅度的調整,昨日總算來一次似樣反彈,恒指暫時在250日線找到支持,對於近日持續偏弱的股市,算是雪中送炭。不過,港股早前的跌市實在太駭人,不少投資者信心仍未恢復,暫時只敢觀望,又或者希望等到最低位才入市。前者的想法絕對是正確的,因為投資是一場鬥EQ的遊戲,如果信心不足或心理質素不佳,離場也不失為上策,反正股市日日開門,覺得有信心才入市也未遲。然而,如果心態是想博撈最低位,對此則有另一番見解。
老實說,我認識不少投資強手,從沒有一個是可以摸到最低位入市,因為,摸最低位等於估一組數字出現的機會率,情況有如買彩票一樣,畀你買到,其實都是一時的運氣,如果參與股票投資是等一剎那的運氣,倒不如過「大海」玩兩手更為直接。曾幾何時見過股神或其他國際知名投資者,跟你說他們贏錢是因為買到最低位呢?
平心而論,就算是技術上而言,要在最低位入市亦是沒可能的,因為當股市或個別股份愈跌愈低時,一定不敢買貨,因為你我都是人,幾冷靜的人,始終都會受整體的投資情緒所影響,有一刻都會跌到你驚而不敢入市。根據多年來的經驗,通常希望買最低位的投資者,最終只有一個結果,就是一股都買不到。人的心態一定是這樣,因為股價見過低位時不入市,無理在更高價才追貨。

賺錢在於「啱價」就買

我自己投資股票多年,如果是因其基本因素而買入的股票,沒有一隻是在最低位買;而最賺錢的,亦不是在最高位沽的。因為我的策略是「啱價」就買,「到價」就放,總之是以一個長線持有為目標,不理中間的波動,整體而言,要有數以倍計的回報絕對不難。至於何謂「啱價」?方法人人有異,有的是看PE,有的是睇圖,但有一點肯定絕對不是股價價位的大細。我傾向是看該行業是否仍處於增長期,如果是,而該股又跟同業相比的估值較低,已是其中一個啱價的訊號了,當然還要留意本身行業估值是否被高估。
現在衍生工具眾多,有些朋友可能一兩個月已有數以倍計的回報,但我覺得在爭取回報的同時,風險管理絕對是重要的一環,我以此方法投資,風險不高之餘,長線一定有不俗的回報,萬試萬靈。如仍擺脫不了要摸最低位入市的心結,唯一的方法是分注入市,或以最傳統的平均成本法定期入市,低位買入多點投資單位,亦是另一長線投資增長的法門。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