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物料投資攻略<br>增長潛力釋放公用企業錢途佳

商品物料投資攻略
增長潛力釋放公用企業錢途佳

一直以來,消費者皆視水、電、煤氣等供應為政府提供的基本服務,因此以往很多公共企業均由政府擁有及經營,服務或收費亦由政府決定,營運重點則以公眾利益先行,企業利潤屬次要。然而,隨着80年代英國戴卓爾夫人將大部份英國國有企業私有化後,各國政府相繼透過制訂合理的監管條例讓公共企業上市,使它們轉化為穩健的投資項目。
由於公共企業一般能提供穩定及預測準確性較高的收入,因而擁有一定吸引力。自5月以來,全球股市顯著下跌,公用股卻因行業特質而展現較高的防守性,令投資者趨之若鶩。
過往美國公用企業由於過度擴充產能,又付出高昂代價於全球收購資產,以致利潤下跌而負債則上升。痛定思痛之下,美國公用企業花了數年時間進行重組,把非核心資產出售,並放慢投資計劃步伐,將所得資金用於減債。同時,由於電費上升為電力公司帶來充裕的現金流,資產負債狀況得到全面改善,這些公司除了可以增加派息外,更有實力尋找新投資機會。

藉對沖穩定利潤

近年來,公用行業出現了不少周期性及結構性轉變,令這個行業的投資前景更形樂觀。首先,不少政府放棄直接擁有公用企業,並通過成立監管機制來保障公眾利益。現時全球大部份的公用服務價格如電費、水費均不是由政府訂定,而是取決於市場供求情況,有利企業爭取合理的回報。而即使價格仍然由政府決定,有關依據亦頗為合理,例如將價格調整與通脹掛鈎等,讓企業的利益得到一定保證。
除了上述改革,公用企業亦透過收購合併來改善營運。美國放寬條例,讓公用企業在進行收購合併時比以往更為容易。收購合併可更有效運用資源,為企業創造協同效應,增加收入並降低成本。企業更可透過收購合併來進軍不同市場,分散投資於單一市場的風險。
另外,衍生市場的發展,亦有助提高公用企業的穩定性。以往公用企業沒有甚麼途徑對沖產品價格,但現時公用企業如供電公司已可以透過期貨來對沖長達兩年的收入,亦可透過期油等市場來對沖能源成本,加強收企業收入及利潤率的穩定性。

利好因素未反映

以上種種原因,使投資公用企業成為很多投資者考慮的選擇。以往由於公用企業的盈利一般較為穩定,不少退休基金及私人投資基金都選擇投資這些項目,令公用股的價格大幅上升,有些甚至升到過高水平,但經過上述種種的變革,今天的公用企業具備良好增長潛力,利好因素卻未被完全反映,令公用股的價格甚具吸引力。
話雖如此,投資公用企業亦並非全無風險。油價及天然氣價格急跌,可令企業盈利下降,縱然這情況發生的機會不高。另外,公用股對利率走勢仍頗敏感,高利率可能不利它們的表現。最後,由於要符合日趨嚴格的環保要求,日後所需的資金將會持續高企。
總括而言,隨着經營環境的轉變,公用企業的增長潛力正不斷獲得釋放,投資者可按照自己承受風險的能力,選擇投資於較穩妥(受高度監管但盈利有穩定)又或是具較高增長潛力(較少監管或與商品價格有較高關連性,如燃氣供應商)的公用股之上。
荷銀投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