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大專院校近年急速擴大招生名額,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也日益尖銳。作為全國三大經濟圈之一的廣東,今年全省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數將首次突破20萬,加上從全國各地來廣州尋找就業機會的近10萬大學生,有專家估計今夏蜂擁到珠三角求職的大學生將多達30萬。
湖北武漢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樊凡指出:「據國際經驗,當人均國民收入達到2,000美元時,仍有60%的勞動力集中在第一、第二產業,大學生最期望進入的『白領』只能吸收4%左右的勞動力。很顯然,在中國人均GDP剛過1,000美元的今天,如果大學生都定位於白領,必定會有人失望。」
國家教育部高校學生司一負責人早前也表示:「大眾化時代的大學生不能再自詡為社會的精英,要懷着普通勞動者的心態和定位去參與就業選擇和競爭。這需要廣大畢業生尤其是家長更新就業觀念,調整就業期望。」但內地輿論炮轟當局的說法是推卸責任,並批評近年大學學費狂飆至與人民脫節的水平,也令學生畢業後難以收回大學教育的成本。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