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指數由今年高位17000多點下跌,至今共跌去2000多點,而且,一般人稱之為「牛熊分界線」的250天移動平均線也跌穿,使人擔心港股後市會偏淡。
所謂「五窮六絕七翻身」,現在距離6月完結還有兩個多星期,究竟會否像市場智慧那般股市在7月時翻身?仍然是未知之數。但投資者亦不需要太過憂慮指數跌穿250天移動平均線的問題,因為現時要判別大市是牛是熊,仍然言之尚早。
為何250天移動平均線那麼重要?因為1年之中共有250多個股市交易日,把250天的指數計算平均值,便是一個很具代表性的數據。以最普遍的應用來說,如果現指數高於250天移動平均線,便代表牛市運行,因為現指數比對全年的指數平均值還要高;相反,如果現時指數在250天移動平均線以下,代表現指數比過去1年指數平均值還要低,那麼這種情況便叫做「熊市」。只要將現指數與250天移動平均線數值比較,便可區別市況是牛還是熊,因此250天移動平均線又稱為「牛熊分界線」。
提防出現假突破
如果把指數與250天移動平均線比較,假若指數由下而上,並升穿250天平均線,這種情況叫做「黃金交叉」,因為指數狀況是由熊市(在250天平均線數以下)轉為牛市(在250天平均線數之上),是市場向好的表現;相反,假若指數由上而下跌穿250天移動平均線,這種情況叫做「死亡交叉」,因為指數狀況由牛市(在250天平均線數以上)變為熊市(在250天平均線以下),代表後市偏淡。
但運用此技術分析方法卻未必百分之一百準確,因為會有機會出現「假突破」的問題,故此,是否已真正踏入熊市,仍要視乎跌穿或升穿250天平均線的幅度。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