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智語陸:全球股市再跌空間有限

財智語陸:全球股市再跌空間有限

昨日提到投資者應該以逆向思維去估計大市的走勢,結果港股出現反彈,但有點像「死貓彈」,似乎逆向思維並不管用,但如果投資者有留意昨日電視訪問散戶的心情時,便發覺逆向思維將會漸見成效,因為再沒有散戶考慮在現水平趁低吸納,反而對後市憂心忡忡。
事實上,投資者必須明白,美股前晚再跌超過80點,但亞太區股市包括港股在內的股票市場,不但沒有再往下大幅調整,反而能反覆企穩,表現其實已是相當不錯,投資者似乎不應太苛刻,只是市場的悲觀情況,已令投資者覺得港股已死,反彈亦只是「死貓彈」而已。但如果市場的氣氛是處於樂觀那一邊,相信昨日大家都會覺得港股正處於強勢之中,因為居然可以不跟隨美股下跌。多一點從不同的角度作出分析,自然可以得到更多啓示。
事實上,本周環球股市仍然難關重重,雖然生產物價指數已經公布,但消費物價指數的表現如何,仍是一個謎,更重要的是,本周五美股將要進行四期結算,就算大戶真的想反手造好,相信亦會「捱」至周五過後才會行動。所以投資者在運行逆向思維時,亦應該從基本因素出發。

經濟向好估值偏低

當然,有投資者會問,為何現在港股不可以是步入熊市,後市一定仍有回升的機會?那投資者應該要問,現在全球的經濟是否真的如此差強人意?股市的價值是否已抵達不合理的水平?通脹是否真的如此大壓力?要知道市場普遍預期,美國今年的經濟增長可望達到3%,作為一個經濟強國,其實已算不錯;至於香港的經濟增長,近日亦被多間投資銀行及證券行相繼調高,即經濟前景其實仍然理想。
至於全球股市的PE,現時都處於一個歷史波幅的低水平,其中南韓、台灣及香港(恒生指數)的PE更只是介乎10至13倍,估值相當吸引,至於標普500指數的PE亦不足20倍,處於一個偏低水平,故全球股市再下調的空間其實相當有限,除非經濟增長受到一些估計以外的因素,如恐怖襲擊所破壞,否則相信不少傳統基金其實已整裝待發,等待入市的機會。
至於通脹,記得早前曾指出,油價絕對有下調的危機,如今每桶69美元的關口亦告失守,雖然對於持有石油股的投資者而言,非利好消息,但對於經濟而言,卻是一個利好訊號。或者大家細心想一想,5月至6月份的原材料價格相繼下挫,當這些因素逐步反映在經濟數據上時,聯儲局的息口策略將會怎樣改變?或許大家靜心等待美國進一步的經濟數據,便會明白現時的擔憂是過慮。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