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春男 台灣資深政論家
當全世界都在為世界盃足球賽而瘋狂之際,台灣社會卻在為揭發第一家庭弊端而瘋狂,阿扁一家好像一顆球一樣在地上任人踢。高喊阿扁下台的聲浪愈來愈高,宋楚瑜上街頭帶領群眾抗議示威,立法院首次成立罷免案。眼看陳水扁似乎非下台不可。其實,他已渡過險灘,保證不會下台了。罷免案的門檻太高,沒有民進黨的支持,在立法院根本過不了關。
這一次民進黨籍立委全部投票反對罷免,保證讓阿扁過關。更重要的是,罷免案使阿扁一家的問題變成政黨對決,阿扁有民進黨相挺,當然不會下台。
阿扁下不下台的關鍵不在反對黨,而在民進黨。如果民進黨籍立委有四分之一支持罷免,阿扁就做不下去了。但是,民進黨雖然對阿扁頗為失望,兩害相權之下,還是希望他能夠保住總統職位,不需由呂秀蓮替代。
民進黨決定保駕
第一,弊案並未牽扯到阿扁本人,要求他下台的正當性不足。第二,呂秀蓮的爭議甚大,由她代理,不只破壞派系平衡,且可能加速黨的瓦解。第三,本土政權恐怕因此崩盤,今年底,台北和高雄兩市選舉、明年的立委和後年的大選,均將受致命打擊。基於這些現實利害,民進黨決定保駕。
在這次名嘴爆料的狂熱中,阿扁的聲望幾被破壞殆盡,可說是一種柔性斬首,民進黨形象大受打擊。但是持平而論,阿扁雖然治國無能,但是貪污也無能。民進黨缺乏執政經驗,但也缺乏貪污經驗。因為沒有經驗,所以吃相才會如此難看。
有人比喻國民黨時代的貪污,像一群豬排成一隊吃餿水槽,雨露均霑,大家吃得很高興。但是民進黨時代的貪污,卻像狗啃骨頭,只能一個人獨吞,聞風而至的狗都會被趕走。這種比喻頗為傳神。
國民黨仍未改革
阿扁治國無能,齊家無方,的確引起怨恨,但是民進黨本身的體質比國民黨健康民主,國民黨至今仍未真正改革,只是等待民進黨自取滅亡,就可以班師回朝。其實,馬英九的表現,也漸漸露出他的虛有其表。
馬英九在整個「倒扁」過程中,都是消極被動,缺乏主見,常常被宋楚瑜推着團團轉,他很少主導或領導任何政策和運動,也很少提出任何前瞻性或開創性的政策主張。他在台北市政的表現,與阿扁市長無法可比。
至今馬英九仍是一位缺乏領導能力的政治明星,他的光芒大都來自於對阿扁的反感,而不是本身的能力。
國民黨一直批評阿扁走民粹路線,動不動就以族群和悲情作訴求。但是這一次的倒扁運動,更是典型的民粹,爆料者擁立委身份,享受言論免責權的保護,不負任何舉證責任,像是散彈槍打鳥,偶而打中一鳥,就可成為民間英雄。
可怕的民粹現象
立委邱毅爆料最多,每周鎖定對象,媒體跟着打轉,儼如民間的檢察總長,負責指揮分案和辦案,檢調單位受到莫大壓力,公權力受到莫大打擊。媒體都知道,邱毅本人的公信力很有問題,各政黨都跟他保持距離,以免惹禍上身。但是他每日一爆,新聞價值特高,司法檢調單位簡直望風披靡,這真是畸形可怕的民粹現象。
台灣的民主姿態很高,但是法治的根基薄弱,權責界線模糊,非正式的影響力仍然大行其道。政府組織無法應付現實需要,文官制度無法解決問題,總統的權力可大可小。第一家庭的雞毛,常常變成令箭。
民主與民粹,罷免與法治,現在這些問題全部暴露無遺,這是一個很好的試驗。如果台灣能夠超越黨派私利,共同面對這個真正問題,民主才能鞏固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