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4、5月發展商一輪劈價戰後,近期各大發展商似乎想重新唱好樓市,繼新鴻基地產(016)上月中在上水皇府山減價行動上「急煞車」後,恒基地產(012)及長江實業(001)最近頻頻出來為貨尾盤或新盤搞動作,更不斷聲稱不減價或甚至要加價。然而,堅持的結果是樓盤非常滯銷。
今年蟄伏近5個月的恒地,終在上月底出動,透過報章、雜誌、電視及電子媒體廣告、又在現樓搞多項表演活動為貨尾盤西灣河嘉亨灣大事宣傳,大灑金錢數以千萬元計,奈何貨尾售價「企硬」,縱有長成交期或租金回報保證等優惠付款辦法,仍難吸引用家,故銷情極慢。其後以高佣金及獎金和催迫代理要先推介貨尾等軟硬功兼施下,加上近日再重施送釐印費等手段變相減價,銷情才稍有起色,但十多日來也只賣出約30個單位。恒地早前更想改推另一個單幢新盤西半山匯賢居以圖殺出血路,但每呎逾8500元的意向價,令買家卻步,終因登記人數不足而擱置開盤。
另外,上月初大幅劈價賣荃灣爵悅庭的新地,原欲趁勢再推皇府山,但卻突然急停。原來新地隨後宣布已正式向證監會提交申請,分拆創紀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上市。兩者之間的關係可謂不言而喻。現時新地賣樓部已處半休息狀態,除未有推售新盤外,更取消皇府山所有賣樓優惠及議價空間,據市場透露,皇府山由上月中至今,未再售出單位。
嘉亨灣維護炒家不敢割價
其實,恒地及新地不肯減價賣樓,相信跟現時恒地及新地正籌組陽光房地產基金及創紀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上市有關;雖則基金內多為非住宅物業,上市與否,理應受股市波動影響多些,但如發展商不斷減價,甚或恒地自己減價賣樓,都會影響外界對本港樓市前景睇法,進而亦影響基金的價值。基於近期股市波動及樓市死水一潭,恒地已延遲陽光房地產基金的上市日期。
當然,恒地和新地不減價或暫停減價賣樓,除與他們申請房地產基金上市有莫大關係外,還有其他原因,嘉亨灣不減價的另一重要原因,是恒地擔心早兩年不斷認購該盤單位助其造勢、現仍持有不少單位的炒家,會因其割價而撻定離場,影響整體市場情緒,故恒地一直延遲炒家完成交易的時間。據了解,現時還有約百個單位未完成交易,其中曝光較多的黎汝遠,便持有逾10個未完成交易的單位,部份揚言成交日期可商議,部份更延至8月底。
而新地之前割價「散」爵悅庭貨尾和皇府山「欲減未減」,已令市場蒙上陰影,擔心一切只是開始,故新地惟有暫時「唞一唞」,讓事件「丟淡」,才重新推盤。
長實吹水加價營造好氣氛
至於近期多搞作的長實,旗下將軍澳都會駅一期擺明「冇人吼」,卻仍不斷玩「加價數字遊戲」,動機不講自明。而其位於葵涌工廠區內樓盤雍雅軒,雖說會加價重推已兩三周,但目前仍只是搞些不着邊際的「吹水記者會」,明顯是信心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