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龍崗一家外資廠被揭發限制工人辭職,每月名額兩個,有些工人更排到2009年才可以辭職。有港商對本報透露,由於請人困難,阻礙員工離職是大型電子廠常見留人手法。不少僱主更大走法律罅,以種種藉口,遲遲不審批員工的辭職申請。
龍崗一家外資電子廠的員工透露,辭職要先經生產線組長同意,才拿到申請表。有女工亦指,每條生產線辭工排隊時間也不同,資深員工可能要等兩、三年。「如果不辦手續便辭職,則屬自動離職,企業不會為員工辦退社保手續,無法重新辦社保,也就無法找到新工作。」
每周50人走 要不停請人
《南方都市報》引述一名工廠負責人稱,現在每周都有四、五十名工人離職,每月辭職工人佔全廠職工一成,為維持正常生產,每周要不停請人。
本港電子廠商佳美精品製造廠董事總經理林君偉對本報說:「生產電子零部件需要較高技術的工人,新手入職後最少要訓練三個月,如果工人辭職,重新請人,會影響生產進度,趕不及交貨給買家。」
他表示,現時電子行業一年流失工人最少10至15%,「有些同業會在你工廠門口招攬工人,通常一走就十幾、二十人,被挖工人一般工資最少可以多兩成,有時同業更用超出原來薪金一半,去羅致生產主管,招攬對方拉隊過檔。」
缺300萬工人 留人花心思
因為行內搶人情況嚴重,老闆要各出奇謀,除了走法律罅,銀彈亦是常用策略,例如工人做滿一年支付多一個月薪水,作為勤工獎。林君偉會在過時過節、工人回鄉時,鼓勵他們介紹親友來工廠工作,一名新人的介紹費最少也超過1,000元人民幣,等於工人一個月甚至個半月工資。另外,選擇每年加工資的僱主亦很多。
有港商估計,深圳和東莞現時缺300萬工人。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數字顯示,全國城鎮企業有1.4億工人,高技術工人只佔5%,遠遠低於企業實際需求。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