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關大姐大通知,前輩編輯/專欄作家楊莉君女士逝世,家人將於六月二十七日傍晚為楊女士設靈,地點是紅磡萬國殯儀館,遺體於六月二十八日早上大殮、出殯。
很大部份讀者未必認識楊莉君,但對黎小田、黎海寧相信有認識,楊女士就係佢兩位嘅親愛媽咪。傳媒界中人稱呼楊莉君為楊大姐,一來佢資格老,喺《大公報》幾十年,傳媒界、娛樂圈、文化界無人不識,二來佢熱心助人,扶掖後進,對住左丁山呢類冇料充炮艇人士都非常好禮貌,有機會就提點幾句。某次有一位人士不幸在山邊失足跌死,因人名與左丁山有幾分相似,佢立即打電話畀大姐大,查問一番,關切之情,溢於言表,連大姐大都感動埋。上一輩人多數好好禮貌,我哋呢一輩自認不如,我哋下一輩?好似再冇人講尊敬、尊重呢類概念咯噃,講多幾講,可能畀人話老套,阻住地球轉㖭。此正是為甚麼有人(年紀大啲)覺得森美玩到出火,離晒譜,但亦有人(年紀輕啲)為森美辯護。
老前輩又唔見一個,買少見少。聽完公關大姐大傳來嘅消息後,出席一個開幕禮,主人家介紹認識一位大學講師(現在大學已採用美國式稱謂,以往嘅講師變成助理教授,如仍然稱為講師嘅,就係純粹講書教學,唔使做研究、寫論文。有啲教授不堪寫論文嘅壓力,自願變番做講師),講師話𠵱家時興搞培訓,有名氣之人只要攞番張沙紙,證明自己係某某課程嘅導師(instructor),就可以開班授徒,一個課程收二十人,每人收學費四五千,十分和味,講師自嘆不如,因為佢係教導副學士嘅,唔可以照足市場收費也。香港人原來好喜愛終身學習,乜嘢叫做有實用性、應用性嘅課程都有人讀。講師舉一個例子就係教人如何學習成功人士(highachiever)嘅說話技巧、身體語言與談判技術。左丁山聽完,哈哈大笑,如果肥佬黎肯教,又教得到嘅話,自己第一個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