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表關注<br>銀行削分行 5年減17%

消委會表關注
銀行削分行 5年減17%

銀行公會旗下專責小組,正就「銀行服務渠道」解決方案研究最後建議;而關注消費者權益的消費者委員會,亦將在新一期《選擇月刊》中,探討銀行刪減分行、增加收費,以至本港實行5天結算等,對消費者構成的影響。另外,當局稍後推出的存款保障計劃,雖然增加消費者的保障及選擇,但消委會不排除若干時間後,銀行會將部份保費轉嫁予客戶。

【本報訊】據消息人士透露,消委會已就有關報告的初稿,向銀行公會及金融管理局索取意見,並要求於本周四前回覆。消委會副總幹事劉燕卿接受查詢時表示,對於仍在進行中的研究報告,不會向個別媒體發表評論。
根據《金管局月報》所載,截至5月底,本港銀行分行總數為1207間。而消委會撰寫的報告指出,近年本地銀行雖然不斷增加理財服務網點及自動化設施,但傳統設有櫃位的分行,數目則大幅削減,從01年3月約1450間,下降至06年初約1200間,跌幅達17%,此舉大大增加銀行客戶的輪候時間,對消費者造成不便。

分層利率不利小存戶

消委會建議,客戶在衡量哪些銀行服務適合本身需要時,除考慮銀行聲譽及風險外,亦要顧及收費、本身所需服務種類及方便程度。
銀行服務收費持續上升,亦是外界詬病重點之一。消委會報告認為,銀行設置最低戶口結餘收費,及就不同服務類別徵收費用,影響消費者權益,在調查的23家銀行中,便有14家銀行設立扣減利率模式,即對客戶實施分層利率安排──存款愈少,利率愈低。

存保制成本恐轉嫁客戶

此外,存保制的附屬條例前日在立法會順利過關,預計存保制9月底在港推行,此後若銀行倒閉,存戶最多可獲補償10萬元。消委會報告形容,小存戶獲得保障,無形中增加了挑選銀行服務的選擇,預期有關計劃的保費,初期多數會由銀行承擔,但不排除一段時間後會轉嫁客戶,惟最終要由銀行決定。

劉燕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