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指研究禽流貓有助防疫

專家指研究禽流貓有助防疫

【本報訊】據外國傳媒報道,禽流感已不再是禽鳥的專利,不少哺乳類動物如貓、狗、石貂、老虎,均先後證實患上H5N1禽流感死亡。英國政府的專家表示,全球應集中注意力研究貓的染病和傳染途徑,藉此加深人類對禽流感的了解,有效防疫。

潛在傳染給家禽風險

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全球首宗貓隻感染禽流感個案兩年前在泰國發生,一隻家貓出現嘔血的病徵後死亡,之後證實感染H5N1禽流感病毒,之後當地又發現動物園內有147隻老虎,在被餵食感染禽流感的雞隻後死亡。印尼亦曾出現貓隻感染禽流感個案。
在英國環境食物及鄉郊事務部,禽流感應變計劃檢討報告中,傳染病專家瓦格(JeffreyWaage)教授說:「哺乳類動物有感染和傳染禽流感病毒的能力,對人類健康有重要的啟示……由於亞洲爆發貓科類感染個案,我們知道貓是禽流感的潛在宿主。」
報告又呼籲進行更多有關貓染禽流感的研究,進一步了解不同貓隻,如野貓、家貓、農貓的染病途徑,以及貓隻傳染給家禽的風險。另外,要求當局加快通報疫情和抽驗程序。
華威大學(UniversityofWarwick)教授伊斯頓(AndrewEaston)亦同意貓是最值得研究的對象。他指出,禽鳥染病可大規模屠宰,但宰殺染病貓隻「不是一個選擇」,而現時又沒有有效疫苗,因此最重要是防止貓隻接觸病源。
貓隻可透過接觸飼養和野生禽鳥,或被餵食病雞而感染禽流感,再經由呼吸和消化系統,將感毒排泄或分泌出體外,就可能會傳染給其他同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