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淵滄專欄:世盃年跌市非巧合

曾淵滄專欄:世盃年跌市非巧合

美股3大指數前晚全面下跌,杜指跌近百點收市,標普500及納指亦分別低收15點和47點,這已經是美股接連第7個交易日的跌市。在外圍帶動下,亞洲股市亦全面暴跌,恒生指數大跌387點,但比起日經指數暴跌614點而創下近兩年最大單日跌幅,表現已不算失禮。
都說世界盃年股市的表現往往會下跌,歷史果然會不斷重演,昨日又再出現了一次全球小股災。究竟要跌至何時才真正見底?真是天曉得。現時大家都心繫世界盃賽事,無心入市,看來真的可能要等大市跌個夠,待世盃賽事結束,才入市執平貨。
我翻查紀錄,原來過去3屆世界盃舉行的年份亦即1994年、1998年和2002年,當年股市的表現都是令人失望的,但翌年的股市卻又會不約而同地回升,這究竟是純粹的巧合,還是有其他的原因?
我的看法是,這與美國總統大選有着極密切的關係。大家要知道,美股在美國總統大選年往往是上升的,原因是在任總統為了爭取連任,會用盡種種方法,譬如減稅又或者減息去創造經濟榮景,以提高勝算。

配合美總統大選周期

即使像克林頓般已經連任了1屆,受政制所限而不可以再爭取連任,亦會設法弄好國內經濟去取悅選民,為民主黨的候選人戈爾造勢,以免給共和黨有機可乘。當然,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如意算盤最終敲不響,亦非戰之罪。
美國總統大選是4年一度,而世界盃剛好在中間,由於經濟周期會有起伏,股市亦不可能直線上升,因此,能在世界盃舉行的時候歇一歇,對日後推高大市亦大有幫助。大家不妨想一想,股市每每在總統大選年的前1年便開展升浪,要是連年上升的話,由新總統當選後到下次爭取連任,美股豈非要升足6年?
由於已經大幅減磅,本來可以輕鬆鬆坐山觀虎鬥,可惜早前手癢癢的入市買了10萬股中行(3398),又被套牢了。幸好中行昨日收於3.25元,亦不過跌了0.5元,跌幅尚算溫和,相信以中行打着「中國銀行」的招牌,不會跌得太多,反正我亦已作好中長線持有的打算。
大市昨日已跌穿了250天線,15500關口又失守,暫時我會耐心等候大市見底,直至恒指2天平均線升破19天平均線才入市。
城市大學MBA課程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