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黑打壓陸續有來

抹黑打壓陸續有來

吳志森 時事評論員

自從特首曾蔭權在不同場合發表了「親疏有別」政治宣言後,全港各級官員、不論層次高低,無不日思夜想,費盡心神,揣摩如何才能體會上意。傳媒這條戰線,早已實施「親疏有別」的戰略部署,聽話的,甘當喉舌的,吹風餵料,無微不至。思想獨立,稍有批評的,每每收不到政府訊息。不但最高當局如是,各局級官員,也如法泡製,以斷絕消息來源嚴懲傳媒。

將公民黨打成敵人

傳媒如此,政黨當然更嚴重。「親疏有別」,依以下次序排列:民建聯、自由黨;自從李永達就添馬艦政府總部與曾先生握手後,民主黨在親的方面晉升了一級,排在最後的,就只剩下死不悔改的公民黨了。
除了陳方安生,公民黨黨魁余若薇被視為最有機會與曾蔭權角逐特首的人選,即使公民黨在政府總部的問題上不再堅持,曾蔭權也不會視公民黨親到哪裏去。公民黨到處宣傳五十二億政府總部是大白象,與曾先生這項政績工程的最後堡壘對着幹,政府最有理由將他們打成敵人。
誰是我們的朋友,誰是我們的敵人,這是毛主席革命理論最基本的概念,心繫祖國的曾先生豈有不知之理。公民黨堅持對政府總部採保留甚至反對立場,要求發放更多更詳盡的資料。作為政黨,對涉及五十二億的龐大開支採取慎之又慎的態度,本是正常不過的事。
不過,據了解,有政府官員到處放風,指公民黨反對添馬艦政府總部,志在「倒曾」。將「倒曾」這盆髒水潑在公民黨身上,當然會觸動中央的敏感神經;要求財團捐獻,為怕得罪政府,也避之惟恐不及;其他態度中立溫和的學者和專業人士,也因為害怕捲入不必要的紛爭,都與公民黨劃清界線。「倒曾」這步絕招,下得狠毒。
在關鍵時刻使出「倒曾」絕招,已不是頭一遭了,當時還要勞煩胡溫出面闢謠,食髓知味,再來一次又何妨?
這是暗的一手,明的攻勢就更為厲害了。嶺南大學校長陳坤耀公開批評現行的教育政策,指當局的教育政策短視,指大專學額「過份膨脹」……這些批評,不是甚麼新鮮事兒,早已見諸不少學者專家之口,也引起過不少老師家長們的共鳴。若然最高教育長官李國章先生不同意,也可用說理的方式回應,即使是公開爭論也無不可。

將所有批評政治化

但李局長選擇的是上綱上線,把問題帶到政治的高度,先「揭發」陳坤耀教授與公民黨的關係,然後指其批評為政黨的「政治宣言」。與政黨與政治扯上關係,一切批評便變得一文不值,毋須再談。一面打機一面開會一心二用的李國章局長,雖然自認能力超凡,但以如此混亂的邏輯回應別人的評價,無法不令人對他的能力另眼相看。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這種或明或暗,或公開或閉門的抹黑打壓,陸續有來,一黨諤諤的公民黨,做好心理準備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