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股市繼續受到美國息口問題困擾,美股再次帶頭急跌。納指連跌7個交易日後,已跌至去年10月28日低位,科技股受壓最重,因而拖累以科技股為主的日經指數昨日亦急跌逾600點,同時拖垮了整個亞太股市。
雖然大家已對本月底持續加息有了一定共識,但通脹到底惡化到哪個程度,仍是現時最關心的議題。周二公布的生產物價指數及明天公布的消費物價指數,將為大家提供一個答案。在等待期間,亦是最不明朗的階段,市場氣氛自然很差,這亦解釋了為何環球股市又再爆發一場小股災。
港股承接外圍跌勢,恒指最終連250日線支持位亦告失守,收市報15234點,跌幅達387點。在跌破支持位的同時,拋售壓力增大,令成交急增至356億元。相對恒指,H指表現更差,6000點關口不保,收報5953點,下個目標將為250日線的水平,即H指仍有250點的下跌空間。
招股價偏高
市況進一步轉差,不僅令現貨市場受壓,新股招股反應更差,受影響最大的,相信是集資最大的瑞安房地(272)。就其本身因素而言,內地密切關注房產巿場宏調成效,加上瑞房需要準備發展的土地涉大量民居遷徙,無疑增加投資風險。另一方面,招股價上下限範圍甚闊,達34.8%,美其名為包銷商在定價上提供更大彈性,但一眾散戶則要承受額外風險,很不公平。
當然,認購新股風險雖然大,但若有足夠誘因,未嘗不可一試。不過瑞房能給予的潛在甜頭卻不算吸引,其招股價在現巿況中實嫌進取。近期新股大都表現不濟,與早前大連港(2880)及天津港(3382)盛況相去甚遠,資金追捧動力本已見乏,即使瑞房以下限定價,PE仍達到13.7倍,與其他內地更大的地產商如中國海外(688)及華潤置地(1109)相若,缺乏上升的誘引,認購反應奇差亦有其因。在潛在風險甚大下,不建議大家認購。
連敬涵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連敬涵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