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科技

汽車科技

撞車將成歷史

要實現「零撞車」,技術核心是汽車與汽車之間的通訊,即V2V。隨着全球定位系統(GPS)愈來愈先進,駕駛者將可在任何時候確定汽車位置,穩定控制系統則可追蹤車速和駕駛方向,並將資料送到車上電腦系統,餘下的挑戰,就是如何將資料傳送給路面上其他汽車。
福士車廠(Volkswagen)最近將「特定短距通訊技術」(DSRC),安裝在數架汽車上,讓它們跟其他汽車和路邊無線電接收器通訊,結果這些汽車成功在三藩市行駛。通用汽車(GeneralMotors)更走先一步,一架安裝了DSRC的汽車,預測行駛方向,在司機沒發出指令下,都能指示電腦煞車,避免撞車意外。
「零撞車」未必要完全依賴科技,本田工程師杉本富治表示,他們研發一個人手和機械通訊介面,讓駕駛者也可參與其中。本田也致力開發一個系統,當汽車可能遇上撞車意外時,會令軚盤和煞車器震動,提示駕駛者要轉彎或煞車,「是個行為像後座乘客的系統」。

汽車自我診症

翼展車門的車,5年後會out,因為到時最潮最酷的車,是能自我診症的汽車。現時寶馬(BMW)房車已懂得在入油或進行預定工作時發電郵通知車主;5年後,當燃油注射器失靈或汽車檢查有問題時,汽車都會發電郵通知車主。

防紫外線車窗

法國公司Saint-Gobain研發了加入鎢絲線的電致變色玻璃(electrochromicglass),只需扭動調節器,電線會令玻璃上一層氧化物通電,阻止紫外線和陽光熱力透過。聰明車窗5年後面世。

操控桿代軚盤

平治車廠在一部SL-Class概念車上,用操控桿取代軚盤,設計師說操控桿比傳統軚盤更準確,駕駛者更能靠直覺駕駛,預計現代孩子15年後長大成人時,很多車主會接受放棄軚盤。

車胎隨路變形

電流驅動聚合物(electroactivepolymer)是一種強力物料,利用通電改變形狀。若用在車胎,車胎就可以變形,最適合在於崎嶇不平的路面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