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後人驗DNA認祖

孔子後人驗DNA認祖

一代天驕元太祖成吉思汗的白人後裔,早前透過DNA(脫氧核糖核酸)測試成功認祖歸宗,在中國掀起一股認祖熱潮。「萬世師表」孔子在山東曲阜的後人,近日修訂《孔子世家譜》,亦打算利用DNA測試,替一些想歸入家譜、但無法證明身份的孔子後人「驗明正身」。一旦成事,有可能是內地歷來最大規模的氏族基因檢測工程。

英國《泰晤士報》早前報道,英國一家生物科技公司通過DNA「尋根」對比測試,在美國發現48歲的大學教授湯姆魯賓遜,竟是成吉思汗的白種人後裔。負責國內部份《孔子世家譜》修訂工作的孔子第77代孫孔德威,在看過有關報道後,對於利用DNA檢測尋根的技術,相當感興趣。

後人約300萬 檢測規模最大

年過六旬的孔德威表示,家譜修訂工作浩大繁複,並非所有族氏後人都能夠即時拿出支脈家譜來證明身份。很多既無支脈家譜,也不知道自己的輩份,但只要能夠說出自已的代次,他們尚且可找到一些線索,進行追查,「最頭痛的是那些既沒有支譜又沒有輩份,連代次都不知道的後人。拿甚麼來證明,並不是所有姓孔的人都是孔子的後人。」
有了DNA檢測,便可解決認祖歸宗的問題。中科院遺傳研究所專家指出,如果有人想證明自己是孔子後人,方法非常簡單,只要從口腔壁刮下一些細胞,進行DNA檢測,再將結果與孔子任何一個嫡系後人的DNA進行對比便可。一旦證明兩人擁有相同的Y染色體,便可以肯定是源自同一祖先。
以目前內地約有250萬到300萬孔子後人來計算,一旦他們都願意接受有關DNA檢採工作,這將是內地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氏族宗親遺傳基因檢測工程。
不過,孔德威表示,並非所有期望認祖歸宗的人,都能承擔起千多元的檢測費用。
《北京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