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要求加工資,由現時的五萬餘,加至近十萬,還要與司局長掛鈎。立法會平時山頭林立,「政黨」傾軋,你罵我反中亂港,我指你變臉轉軚,互吐口水,競摔泥巴,惟獨在一個「錢」字,「各政黨」必定同仇敵愾,「凝聚力」狂增,結成「立法會跨黨派加工資聯盟」,伸手要錢,向曾蔭權施壓,現在看看形勢。
立法會之中的公子富家議員,出身億萬豪門,雖是資本家,由階級本性決定,但中國人民的老祖宗馬克思教導我們:資本家吸人骨髓,文文錢Lam盡,方始肚滿腸肥,因此切勿以為「公子派」議員如自由黨等會反對加工資,即每月加五毫子,他們都會要。
泛民主派更不在話下:公民黨急需經費,尤其長毛,四五行動所抬之紙板棺材,成本廉賤,加了工資,棺材之用料素質,即可提升改良,例如改為直接向廣西訂做柳州靚木,走私運港,拖船找數,不必講價,加強對極權暴政的衝擊力度,中方和曾特府如果儍乎乎地答應了,豈不「捉蟲入×窟?」
至於親中派,則苦大仇深,「港英」時代,備受欺凌,許多親中議員從前只當個國貨公司女裝胸圍部售貨員,愛國工會茶水部工友之類,月薪八十,長期營養不良,今日當家作主吐氣揚眉,坐進「港英」留下的垃圾會,領高薪,啃津貼,正是要把上半輩子吃的苦水,缺失的營養追回來。有如毛澤東從延安窰洞殺進紫禁城中南海,也要先給自己建一個泳池,大幅加工資,親中派當然也支持。
曾某應如何反制?一點也不難,答案就是把「親疏有別」與立法會工資來個「反掛鈎」。親曾議員,工資可加至五十萬,反曾者則銳減至五千,來個移山填海,挖肉補瘡,收支即見平衡。
然而曾爵士也要擦亮眼睛,切勿中計。因為由反曾罵曾、忽改為親曾挺曾的親中保皇派,骨子裏其實還視曾某為「港英餘孽」。因此縱使親疏有別,給親中挺曾議員們加工資,切不可「一步到位」,而是「細水長流」;每月所增工資之幅度,與舉手表決之次數綑綁,由西九龍到添馬艦,舉一次手,每票即發放額外工資港幣五萬元正,多舉多得,如有躊躇「兩頭望」而須官員游說乞票者,則即使最終轉軚舉手,增幅亦將減半,以扣除乞票行政成本,如此即可改進舉手機器之潤滑及安全指數。所增得之工分,切不可即時發放,而是由曾爵士代為滾存保管,至五年後曾蔭權連任屆滿,光榮退休,方始過戶,營造一個美好而富庶的遠景,諄諄善誘,有辱、有榮、也有錢,則未來施政暢順,即有強力保障。
必須補充:立法會加工資要求,是不合理的。不應該向司局級看齊,而是向人大和政協達標。人家每次在北京開兩會,在酒宴飲食之外,通過議案如《反分裂法》擁護舉手,手臂肌腱之堅實,面部表情之忠貞,比起自稱「三權分立」的吵吵鬧鬧的立法會男女,「素質」不知高多少倍,但人家人大政協工資津貼是多少?人民幣一兩千元而已,這還不令人慚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