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國phone情:艾歷臣延續「無翼奇陣」

異國phone情:艾歷臣延續「無翼奇陣」

1966年藍西爵士以他所創的「無翼奇陣」帶領英格蘭奪得世界盃。那時,翼鋒是不可缺一員,他們一般身材輕盈,動作靈巧,以速度壓過對方守衞,然後大腳傳中給高大的中鋒頭鎚攻門,不過藍西放棄了這個傳統。今屆英格蘭如再捧盃,用的也會是藍西當年的陣式。

英軍應多用球場闊度

對巴拉圭之役,英格蘭暴露出不少缺點,最明顯的是沒有利用球場闊度。碧咸從來不是個正宗右翼,不能扭過對手,高速落底線,然後大腳傳中;他的優點是致命的長傳而不是速度。該仗碧咸雖然經常傳球失誤,但那記入球還是應該歸功於他。
在另一邊,無驚人速度的祖高爾雖具備翼鋒的技巧,但也非正宗的人才。
當隱形的奧雲下半場被換出後,祖高爾被推上前線夥拍高治攻堅,加上達寧入場,英格蘭才加快了推進速度和利用了球場闊度;但達寧好像不太願意助攻,可能是艾歷臣不想後防露出空位吧。

球迷漸融入歐洲大家庭

無論如何,英格蘭獲得寶貴的3分,英球迷應記一功。這場比賽有如英格蘭主場,紅白旗海飄揚,人浪此起彼落。回顧88年歐洲國家盃,英格蘭的足球流氓四處搞事,在敗給蘇聯一役中,英球迷更拒絕玩人浪,結果被德國和蘇聯的球迷大喝倒采。看到今次球場上4萬多英人的一致行動,這多少反映出今天英格蘭球迷已有歐洲大家庭的觀念。
JeremyWalker
日本版《SoccerMagazine》專欄作家及FCJapan網站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