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大清華研製腦電波語音合成器

理大清華研製腦電波語音合成器

【記者蔡元貴報道】霍金的肌肉萎縮症狀正隨着年齡增長而惡化,他刻下已不能使用手指控制電腦,得靠面頰肌肉。很多人都有疑問,若然他將來連眨眼也乏力,將如何與外界溝通?為免這類病人因身體缺陷而與外界隔絕,香港理工大學正聯同北京清華大學研究一種更先進的語音合成器,連眨眼也不需要,只用腦電波就能與別人對話。

眼控電腦傷神且緩慢

因各種原因而患上肌肉萎縮症,不能說話、不能利用四肢操控電腦的病人,在本港也有數十人。為這類病者設計語音合成器的理大醫療科技及資訊學系助理教授譚永昌指出,在香港也有病人使用類似霍金輪椅上的那套電腦系統,但比較多的是利用眼球左右移動來控制,而非眨眼。
當眼球左右移動的時候,肌肉會發出不同程度的電壓,電壓感應器會把電壓高低化成訊息,傳送到電腦,從而控制顯示屏上的游標,病人就可以選擇所需表達的圖案、短句或語音。譚永昌說,這類靠眼睛控制的系統,最大缺點是傷神,而且很慢。
霍金患的是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myotrophicLateralSclerosis簡稱ALS),在香港,每百名運動神經元疾病病人當中,就有60人是ALS病人。香港腦科學會會長張德輝說,ALS末期病患者,最惡劣的情況可以連眼皮也無法移動。
霍金的病情再壞下去,就不能繼續靠眨眼傳情。譚永昌表示,理大正與清華大學研究,協助病人單靠腦電波也能與外界溝通:「舉例講,當腦袋好集中咁不停諗住左邊嘅時候,腦袋裏面某種訊號就會特別強,某種訊號可以代表某種特定嘅語音,同外界溝通。」

實驗已取得初步成功

譚永昌說,腦電波溝通絕非純學術理論,兩間大學的實驗已取得初步成功,但需要調校修正,相信終有一天可以用諸現實世界。說到底,肌萎病人是否能保持與人溝通能力,最終還是要看自己:「有啲病人意志比較消沉,根本唔願意學;有啲病人好叻,以嘴巴利用吹管打字,速度同普通人用手指打字竟然不相伯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