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嘉華筆記:加息?減息?聯儲局陷兩難

麥嘉華筆記:加息?減息?聯儲局陷兩難

美國貨幣政策正面對一個巨大的兩難局面。基本上聯儲局主席伯南克可以有兩個選擇,一是繼續收緊貨幣政策,透過審慎有序的步伐提息,而這樣做將不利於經濟但對美元則有利;又或者放寬貨幣政策,寧願干冒美元暴瀉及更大通脹壓力的風險。

從右上圖中我們可以見到,費城樓價指數自1年前開始便已轉弱,意味着美國樓市正面對麻煩。我對美國樓市的發展倍加注視,主要是因為在過去數年,美國家庭利用其升值了的物業,透過轉按或加按提取了大量現金。當樓價上升之際,美國家庭大舉增加其按揭借貸,以便可以花費比其收入更多的金錢。
從右下圖中可見,直至1998年之前,縱使自70年代開始已拾級而下,但美國的個人儲蓄仍相對穩定,而利用物業套現的金額的上升步伐仍算有節制。

樓市見頂失提款機

不過自1998年開始,情況卻出現了360度大轉變。美國家庭愈來愈依賴所擁有的物業作為提款機,而儲蓄則與日俱減。他們所持的理念是:既然所持物業能以平均每年15%的速度升值,我為甚麼還要儲蓄?
套現自物業的金錢,單單去年便有8500億美元,但我得承認,並非所有都是用於消費商品及服務,這些透過加按或轉按抽取的金錢中,約有40%是投入了新的投資(我估計有人是把錢用來購買第2所物業),但仍有約60%(約5000億美元左右)是用於消費,再加上儲蓄率的遞減,自然成為了推動經濟的渦輪增速器。
不過時移世易,隨着樓價停止上升,部份地區的樓價更已下跌,這場套現遊戲亦已接近尾聲。因此,假如美國利率不即時削減的話,我預期美國經濟在未來6個月內表現將會令外界大感失望。

美元跌恐通脹惡化

問題是,假如美國真的削減利率救經濟,卻又會導致美元大幅下跌。不要忘記,美元至今仍能企得穩而沒有一洩如注,唯一的原因就是美息持續地遞增。
也許有人會問:「即使美元大跌,又有甚麼大不了?」
當然有問題,因為美元下跌會令進口物價上升,引燃更大通脹壓力。
觀上所述,我們不難看到,美國的政策制訂者正處於進退維谷的局面,而投資者同樣是難以抉擇──如果加息的話,將會導致經濟轉弱,企業盈利下降。雖然這可以穩定美元的走勢,甚或幫助美元回升,美債亦會有較佳表現,但美股卻難免進一步受到打擊;反之,假如減息的話,美元與美債將會雙雙走軟,且會令通脹重燃,但卻可起穩定美股的表現,甚至幫助股價回升。
我正在打賭,在未來3個月,我們看到的景象將會是前一種情況,亦即是聯儲局會選擇進一步加息,因而令全球商品及股市同時向下走、美元及美債則會往上行的兩極局面。
﹙本欄隔周逢周一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