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球迷都會邊飲啤酒邊睇波,所以說到世界盃概念股,不得不提啤酒股。香港有三隻啤酒股,包括生力啤(236)、青島啤酒(168)及金威啤酒(124,前稱粵海啤酒)。上文談完世界盃效應,而原來所謂世界盃概念股在香港是絕對NoWay(行不通)的,反而在外國股市則有數據支持。
以上周收報1.59元的地道啤酒股生力啤為例,1994年世界盃前,該股由4月中的低位炒上,至5月中達致高位7.6元,但世界盃開賽前後該股均無突出表現,至世盃完畢,該股才拾級而上,10月份更升至全年高位。上屆世界盃,生力啤股價在5月份升至全年高位2.85元,但在世界盃期間股價便開始急瀉,至世盃後跌勢一度喘定。至於1998年一屆,生力啤股價雖然在年初開始便一直下跌,但在世盃開賽前一個月穩守1.2元,直至世界盃開波,股價便跌穿1元,直至賽後跌勢仍未止。
外國反而可行
另外,青啤1994年股價由5月10日的6.1元,升至6月14日的7.25元,升幅19%,但世盃開波前夕,股價不升反跌,至世盃期間低見5.2元後回升。1998年那一屆,青啤股價則由2月高位1.97元,拾級而下,世盃前後均不見起色,2002年股價自4月尾上升,5至7月均在3元至3.5元上落。
由此可見,本港兩隻主要啤酒股所謂的炒世界盃概念,並沒有實際數據支持。不過,炒世界盃概念在外國啤酒股則成立,全球最大啤酒股、百威啤酒母公司安海斯布希在1994及2002年兩屆世界盃前,股價都攀升至該年高位,到世界盃賽後股價則顯著回落,只有在1998年,安海斯布希的股價在7月前一直在低位徘徊,世盃效應並未發揮作用,直至世盃賽後,該股才顯著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