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尼紀 - 邁克

卡尼紀 - 邁克

紐約人的牙尖嘴利舉世聞名,不要說才女如多樂蒂柏嘉,老油條如活地阿倫,連其貌不揚的路人甲乙丙,信口開河也教人刮目相看。像這一則,早已成為大都會美談。迷途的遊客在十字路口昏頭轉向,只得請教地膽:「請問,怎樣能夠去到卡尼紀音樂廳?」那一位答:「勤加練習!」
表揚工蜂的道德教訓,素來不是我的一杯茶,但因為往往只在林肯中心踱步,沒有去過那間顯赫的殿堂,所以耿耿於懷永誌不忘。開導小朋友努力不懈無可厚非,然而在殘酷的成人世界裏,這個令人口啞啞的答案邏輯上卻站不住腳。見過些少世面的我們都知道,耕耘和收穫永遠不成正比,尤其在與藝術掛鈎的行業裏,更重要具備天份和運氣。文藝女神不肯賞面當你的繆司,那隻小提琴一天拉足二十四小時也沒有用,不如趁早改行去街市劏雞。
這個月十四和十五號,我的願望倒真是去卡尼紀音樂廳……當觀眾。表演者魯佛斯懷恩禮特有沒有勤加練習誰也不關心,沉寂的流行樂壇出了這麼一個標致的小妖精,又會作又會唱,又自負又自戀,不趁跋扈飛揚當頭起的時候捧場,難道等他人老珠黃才執尾會?更令困在巴黎的我焦急的是,這不是普通的個唱,而是向親愛的茱迪嘉蘭致敬,複製一九六一年她在同一場地的經典演唱會。恐怕也只有藝高人膽大的同志,才會以身作則玩鋪大的,將易服棟篤笑的咪嘴橋段,搬到高檔藝術區域發揚光大。
你不知道魯佛斯懷恩禮特是誰?都怪你看《斷背山》時滾水淥腳,沒有等片尾字幕放完就趕着消夜。他那首《創造者創造》,為影片添上了高貴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