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真是風馬牛不相及?

國際視野:真是風馬牛不相及?

「通脹」這個名詞,突然觸動了大部份國家財金官員的神經線,連在聖彼得堡開會的G8財長們,於4月時還異口同聲說通脹受控(contained),豈料事隔不夠兩個月,便怕得要死起來,當中尤以快卸任的美國財長斯諾和德國財長施泰因布呂克對環球通脹的憂慮尤甚,主要理據是油價長期高企兼沒有回落迹象,難怪加息之聲此起彼落,上周居然有「半打」央行調高利率,包括歐洲、印度、泰國、南韓、南非和土耳其等。

美歐日需加強合作

是本欄長期忠實讀者應不會忘記,年前筆者曾大字標題指決策者必須提防「前門拒虎(通縮)、後門進狼(通脹)」,皆因減息快過打針,加息則慢如蝸牛,看來已經不幸言中了。奇怪的是,各國計算通脹沒有同一標準,日本核心(core)數字加埋能源在內,歐洲絕少提core,反而時常將headline通脹掛在口邊;美國更詼諧,石油耗量佔全球總和的25%,差不多家家戶戶都擁有最少一部汽車,汝道日常支出有冇影響?那麼為甚麼總是以撇除所謂價格波動的食品及能源之核心通脹來示人?如果閣下有親戚或朋友在美國生活,不妨去問問他們可有被政府間接徵收附加稅(燃油價格上升),導致可支配收入減少?假若美國統計部門有瞞天過海之嫌,其餘兩大經濟體系不也欲蓋彌彰乎?
世界經濟正面臨一個轉捩點,不平衡現象可否改善甚或扭轉,有賴3大經濟體系──美國、歐洲和日本領袖們如何拿出誠意和決心好好部署,不加強合作,「大板塊」一移動,「海嘯」勢衝擊全球,近期環球金融市場之波動,算是向汝等提出一個小警號,別是「風馬牛不相及」!!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