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淵滄專欄:國泰誰控制小股東話事

曾淵滄專欄:國泰誰控制小股東話事

國泰(293)、國航(753)、太古(019)、中信泰富(267)、中航興業(1110)等5家上市企業,再加上沒上市的港龍,終於完成了艱辛的股權重組大談判。原本由多家公司擁有的港龍股權,將全部收歸國泰旗下,從此,港龍成為了國泰的獨資子公司。
數天前,我寫過一篇文章,形容這是一項4贏方案。那時候,這幾家企業的股權重組方案仍未曝光,傳媒只傳出國泰有意收購港龍;現在,重組方案詳情公布,已不止是一個四贏的方案了,將來進一步的股權分配會變得很微妙。
獲利最大的當然是國泰,全購港龍之後,不止產生協同效果,營業額更會大增,原因在數天前已經提過,不再重複。
國航通過向太古買入國泰股票,中航興業則通過賣港龍而取得國泰股票,再加上國航也準備私有化中航興業,從此國航及中信泰富就會成為國泰第2大股東,控股權相當接近。
太古與中信泰富賣國泰股票,可取得現金及額外的利潤。不過,上周五上述企業的股票復牌後,中信泰富股價竟逆市下跌,是不是投資者覺得中信泰富以每股13.5元賣國泰股票,是賣得太便宜了?

太古持股設上限

最高興又贏得最多的,自然是中航興業的小股東。受到國航私有化中航興業的消息支持,中航興業股價大升。我認為這次私有化的行動會成功。現在比較擔心的、感覺不到股權重整好處的人,相信就是國泰與港龍的員工,特別是港龍。國泰收購港龍,合併後可能有些職位被「精簡」。
這次的多家企業重組,不單單是換股、收購,更安排了雙方對國泰的持股量上限。英資太古在正常情況之下,只會持有44.9%的國泰股權,當中資的國航、中信泰富、中航興業所擁有的股權也達到44.9%時,太古才可以增持國泰股權,上限為49.9%。換言之,太古已經不能絕對控制國泰股權。如果中資企業能獲得大量小股東的支持,反過來可以控制國泰。
小股東的意願,主宰將來究竟是由英資或是中資來控制國泰。
城市大學MBA課程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