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飯不如煮粥強 好同兒女細商量 一升可作三升用 兩餐堪為六日糧 有客只須添水火 無錢不用作羹湯 莫嫌淡泊少滋味 淡泊之中滋味長」
成哥甘健成為展示其新作飲食文章結集《鏞樓甘饌錄》,即席為我們朗誦以上「粥」的打油詩,引來全場鼓掌;後兩句「莫嫌淡泊少滋味、淡泊之中滋味長」,相對何止是粥?就是生活體驗精妙。
黑色暴雨,放下一切工作約會,一把雨傘一雙拖鞋一條短褲,到墟內小理髮店將快長的頭髮剪得甚短,菜市場買來木瓜雞腳黃腳鱲莧菜,再到花鳥魚蟲舖選兩盆睡蓮,一些香葉及幾袋小金魚,回去撐着傘雨中細看金魚徜徉在比較寬敞的荷花缸,等待簡單湯水青菜貓魚與夜的降臨,唸起成哥出口成章「淡泊之中滋味長」。作為鏞記領導,成哥腹中各式飲食掌故識見趣聞深入淺出如魚得水,豈是一眾食之神仙佛可比?
他是港派粵菜活化石。
繼編撰《鏞記名菜食譜》及《走過六十年——鏞記》兩本研究港菜必讀寶典;這記《鏞樓甘饌錄》以軟皮大眾化推出,內容有血有淚有嬉笑怒罵,好讀之至;從一碗粥到一磚腐乳,從熊掌到禮雲子(蟛蜞春),從七姐到父愛……好豐富,捧着細讀愛不釋手。
席間成哥說粥;揭起筆者與大眾分享一單粥之美容金方。
話說老友蕭孫之母養大十數子女,孫老太高壽兼皮膚白皙細緻,秘方:為子為女為丈夫。潮汕女子刻苦耐勞,一切以家庭丈夫子女先行,每朝起來第一件事下廚燒來一大煲潮州靚粥作家中老小早餐。伯母先喝煲內面層粥水試味之外,好讓丈夫子女多點米粒落肚,如是者大半世紀下來,朝朝起膠粥水養出一位精靈白美人,美白細滑何須乜K乜K?價廉物美兼愛心瀰漫,淡泊白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