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議達21個月的航空重組,終達成協議,主角是中國國際航空(753)及國泰航空(293),而涉及的上市公司則達5間,協議的要點,在於國泰收購港龍航空並與國航互控。
目前港龍的股東結構,包括中航興業(1110)佔43.29%、中信泰富(267)佔28.5%、太古(019)佔7.71%及國泰佔17.79%。國泰將以82.2億元收購其未擁有的港龍股權,整間港龍估值為100億元。國泰所付代價90%為新股,其餘為現金,新股每股作價13.5元。
目前國泰的主要股東結構,包括太古佔46.3%及中信泰富佔25.4%,已分別協議減持至40%(減少6.3%)及減持至17.5%(減少7.9%),其中部份售予國航,因國航透過中航持有港龍售予國泰,完成重組後,國航將持有國泰17.5%。另外,國泰原已持有國航10%,將動用40.7億元認購國航新股10%,每股作價3.4元,使持有國航股權增至20%,形成股權互控。
重組衍生的安排,是國航將考慮提出以每股不少於2.8元私有化中航,使中航出售港龍所得國泰股份直接由國航持有。
國泰發行新股價13.5元,但已表示於完成重組後派發股息每股32仙,相當於發行價減至13.18元,較停牌前股價12.95元溢價1.77%,在整項重組中,即使不計派發股息,國泰是唯一付出現金者,共達48.9億元,另發新股價值74億元,也是收穫最大的重組者,使持有的港龍股權由17.79%增至100%,以及增持國航10%。
好處立竿見影
國泰收購港龍的代價,相當於往績PE33倍,而發行新股的PE只是13.7倍,表面上國泰吃虧,而國泰的收購港龍,目標在於內地航線的發展,是長遠計劃,不在於短期業績。
內地航線的發展問題一直困擾國泰,至今也獲得解決,而且太古仍是國泰最大股東,仍持控制權及主導管理層,在未獲太古同意下,國航與中信泰富所持股權,不得多於太古所持的40%。復牌後國泰股價升7%至13.85元,已反映市場看好,短線仍受大勢及油價左右,中長線評價提高。
(國泰併港龍系列.一)
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