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智慧:牛熊證冇得死守

理財智慧:牛熊證冇得死守

牛熊證(CallableBullBearCertificates,簡稱CBBC)的英文名之中,有「Callable」(可贖回)一字,而「贖回/收回」的意思,是指在牛熊證有效期間,只要可贖回條款所指定的情況出現的話,發行商便要強制性收回牛熊證,收回價是以章程之內的條款所示。投資者可能收回小部份現金(R類牛熊證)或者完全沒有現金收回而出現全部虧蝕(指N類牛熊證)。
正因為收回的情況是「突然死亡」制,因此牛熊證是不能死守的。例如購買了一隻窩輪,假設正股價格大跌,窩輪變成非常價外,甚至變成「仙輪」,只要尚未到期,投資者仍然可以持有,等待正股轉勢,價格反彈之時才平倉。

突然死亡可全軍盡墨

但牛熊證則不同,只要是正股價格大幅下挫,跌至牛證的收回價後,牛證便會中止上市而被強制性收回。如果投資的是N證的話,投資本金便會全軍覆沒,零頭也取不回。因此,牛熊證是不能守的,強制性收回是很被動的。
若用牛熊證與窩輪比較,其實它的特性更像股票期貨或CFD。例如某股票CFD的槓桿是10倍,假設在100元之時購入了有關股票的CFD,如果股價跌穿到90元,那麼所付的10元按金便完全輸掉。原則上,除非客戶補孖展,否則經紀便會替客戶平倉。問題是,假設市況波動很快,股價很快跌穿90元,那麼平倉價便有可能低於90元,令持有CFD的客戶除了輸掉本金之外,還要被追收90元及平倉價的差價。
如果產品是牛熊證的話,假設回收價亦是90元,而其他條款與上例一樣,因為當股價跌至90元便會被強制性收回,因此客戶不會「輸突」。因此,牛熊證可以了解為「一張一定可以執行得到止蝕盤」的股票期貨或CFD的合約,它有其一定的優點。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