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環球股市跌勢不止,元兇之一,是美國的加息周期可能較預期更長,在息口前景不明朗的情況下,投資者選擇先行沽貨離場,引發連日跌市。聯儲局官員再發表美國有必要繼續加息,以壓抑通脹壓力的言論,被市場認為是本月底再加息的一次預警,對股市衝擊蓋過了之前美國就業數據較預期為差的利好影響。
港股技術形勢一直未見好轉,恒指跌穿50日平均線已有十多個交易日,如指數繼續在該平均線之下徘徊,50日平均線將由橫行轉為向下,中線技術形勢進一步轉淡,而20日平均線亦已跌至16200點附近水平,成為港股短期反彈阻力。
大市表現反覆偏淡,惟並未影響投資者參與窩輪買賣的意慾,過去一周,窩輪成交額大致維持在75億元水平,高於上周約60億元,而窩輪佔大市成交比例就增至23%以上。窩輪成交高企,原因之一是近日環球跌市底下,中資金融股逆市表現強勢,令相關窩輪受到追捧。
以中國人壽(2628)為例,過去一周連日逆市造好,上周三股價曾高見12.7元,僅差0.35元便升至歷史高位13.05元。其相關窩輪也成為市場一面倒追捧對象,過去一周,佔窩輪總成交平均都有接近20%,其中在周三更加佔24.9%,比例貼近恒指認購及認沽證。
建行(939)及交行(3328)股價亦相對強勢,惟窩輪的成交量就遠不及國壽。不過較令人奇怪的是,近日國壽輪成交雖大增,其相關認購及認沽證街貨卻未見明顯增加,反映當中不少是「即日鮮」。近日可見,不少中資金融股股價未動,窩輪價格便已「先行一步」,這種異常波動情況,反映窩輪即市引伸波幅相當不穩定,投資者更要小心,避免買入即市引伸波幅已嚴重偏高的股證。
建行沽壓未除
藍籌股上周五出現反彈,惟國企股普遍仍未見起色,撇除受外圍因素影響較大的資源類股份,連最強勢的中資金融股也乏力回升,其中建行更再跌超過2%,弱勢顯而易見。有報道指國內四大銀行受宏調所影響,5月份新增貸款較4月份顯著減少,消息不單令市場擔心內地銀行盈利增長放緩,同時也未能降低市場對國家將繼續推出更多緊縮措施的憂慮。
短期技術走勢方面,建行早前自3.3元水平反彈,惟僅升至3.55元便已掉頭回落,反彈力一次比一次弱。上周五股價以最低位收市,沽壓依然未除,短期內料再度下試3.3元支持位,甚或進一步下試4月尾低位3.2元,反彈阻力在3.45元附近。如看淡建行短期走勢的投資者,可留意中期輕微價內認沽證3892。3892行使價3.51元,今年11月尾到期,提供4.6倍實際槓桿,引伸波幅約34.9%。
李錦
法興證券衍生工具部高級副總裁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李錦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