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巧妙,看似冥冥中有主宰,六月四日晚看電視新聞,經歷了十七年,還有四萬人風雨不改參與維園的燭光集會(雖然今年除了四張中英文報紙之外,其他的報紙都刻意低調處理有關新聞),畫面之後就是特首曾蔭權黑着臉孔回應一九八九年的時候,他有沒有參與《民主歌聲獻中華》活動。曾蔭權這回演技糟透,玄壇臉面對鏡頭,停頓一秒,才回答說「沒有參加任何支聯會的活動」。
現在的前線記者太年輕,以為司徒華講的活動一定是支聯會舉辦的活動,沒料到當年二十萬人進場的《民主歌聲獻中華》是演藝界發起的,所以記者對於曾蔭權這類「狡猾的技術性否認」便當作「正式否認」。直至司徒華再解釋情況後,前線記者在另一個場合才懂得再追問,這次曾蔭權繼續黑着臉「斷然否認」,而其提出的論點是──叫傳媒拿出他出席的證據來,但為時有點遲,因為他六四當晚回答問題的「猶豫」,已經叫人深信他似乎心中有鬼,否則不必以「沒參加支聯會的活動」作為狡辯。
當年寂寂無聞無人識
六四的時候,曾蔭權的職位是行政署長,還沒到司級官員的「高官」職位,聲名不高,當時認識李鵬飛、范徐麗泰、周梁淑怡的記者與市民,肯定比曾蔭權更多。《民主歌聲獻中華》是演藝界搞的活動,前往採訪的多是娛樂版的記者,他們怎麼會認識當時寂寂無聞的曾蔭權?怎麼會無端拍他的照片,浪費菲林?所以當然沒有照片見報,曾蔭權肯定這點之後,才會叫挑戰他的傳媒「拿出證據來」。
問題是:若然沒有去過,六四當天何必回答得那麼「猶豫」?他否認不了的是──他的確在馬會出現,當天與司徒華曾經對話。雖然他事後的說法是帶十三歲的兒子去吃飯。(如果他是講大話的話,對於兒子這是一個惡劣的身教)
六月六日,《南華早報》大字標題、圖文報道曾蔭權在昆明期間,參加一個由中國天主教愛國會「自選自聖」的主教馬英林主持的彌撒。馬英林是較早前,中國「自選自聖」與梵蒂岡對着幹的主教產物,身為虔誠天主教徒的特首,豈非不知道馬英林正面臨絕罰處分,他參加中國特地為他安排的彌撒,可能違反教廷指引。
出席非聖彌撒涉忠誠
無論是否認出席《民主歌聲獻中華》或者出席大陸替他安排由馬英林的主持彌撒,都只有一個目的,為了爭取中共中央讓他繼當特首的信任,前者怕有人揭瘡疤影響前程,後者擺明是情願違背教廷指引的「政治阿諛奉承」。
作為特區領導人,兩者涉及的是政治誠信與宗教(人格)忠誠的嚴肅問題,怎能等閒視之?曾氏參加非聖彌撒,陳日君樞機不查問不等於他就是做對。
曾蔭權過去幾天出動他的「煲呔針」在他報撰文替自己六四行為「漂白」,矛頭指向批評他的政治團體與人物,此外,號召他的「民間心戰室」當文化打手,矛頭當然指向司徒華、支聯會等,好笑的是這些民間心戰盟友,順手打「煲呔」的政治化妝師何安達幾拳,力指他策劃心戰不當,籠裏雞作反!
曾蔭權為何這麼怕人「揭六四的賬」?國家總理溫家寶當年陪趙紫陽去廣場都沒事,去過演藝界的活動他驚慌怕甚麼?無他,中央近期又有「探子」來港,四處打聽,居然有一條問題是「是否相信曾蔭權有去該活動?」難怪他心驚膽戰!要群丑出動保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