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匯指數勁揚2%

美匯指數勁揚2%

美滙指數上星期錄得15個月來最大升幅,導火線是美元在短期內可望保持息差優勢,加上有資金從新興市場流向美元資產。
有外滙分析員指出,如果美國本周公布的物價數據顯示通脹加劇,美元本周有力進一步收復失地。
雖然歐洲央行上周四加息0.25厘,但因歐央行行長特里謝似傾向循序漸進收緊銀根,加上聯儲局本月底大有機會調高利率0.25厘,歐元反而全周跌去2.79美仙(2.16%),降至1.2639美元。美元兌日圓升見113.97,全星期累計大漲2.26日圓(2.02%),是3月以來最大漲幅。

引發美國部份資金外流

美滙指數全周升2.00%,是去年3月底至今升得最急的一星期。在各隻主要外幣中,只有新西蘭元逆市升0.49%,因新西蘭儲備銀行暗示暫無意減息。
ING資本市場外滙部主管麥卡菲說,歐元跌穿1.27美元後,觸發新一輪美元買盤入市;面對聯儲局官員近期不約而同表達關注通脹前景,歐元有再跌之虞。
另外有分析員說,美國本周發表的物價升幅若強過預期,屆時勢將加深市場揣測美國會再加息,這將惠及美滙。
BrownBrothersHarriman外滙策略師錢德勒說,聯儲局擺出強硬姿態對付通脹,引發部份資金由新興市場轉投美元資產。
在美息趨升的環境下,對利率變化較敏感的美國二年期國庫債券價格上周受壓,把孳息累計推高0.08厘至5厘,創下兩個月來最大孳息升幅。巴克萊資本(倫敦)弗蘭索爾斯估計,兩年期孳息在1個月內會攀上5.1厘。
國基會總幹事拉托說,隨着美元下調,其滙價已回落到更符合基本狀況的水平,這並不代表美滙需要進一步轉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