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國泰航空踏入60周年,藉收購港龍大展中國鴻圖,其實國泰最初就是一家飛中國的航空公司。
回顧逾半世紀航空旅程,國泰與中國有着割不斷的關係。1946年,美國人RoyFarrell及澳洲人SydneydeKantzow在上海創立澳華出入口公司,即國泰前身。他們購入首架航機貝西號(Betsy),第一單生意是由悉尼經香港運貨往上海,為兩人帶來千倍利潤。
創於上海 遷往香港
同年5月,因政治壓力,他們將公司由上海遷往香港;9月24日,國泰航空在港成立。其後在港英政府施壓下,美澳合資的國泰最終由英資太古洋行購入四成股權。國泰初期的競爭對手為怡和及英國海外航空擁有的香港航空公司,港航主營香港以北航線,以中國及日本為主;國泰則發展南方航線馬尼拉、新加坡、仰光及曼谷。
隨着中共建政,五十年代開始香港與內地斷航,港航因業務受阻,58年被國泰吞併。至此,國泰終雄霸香港天空,不但擁有東南亞航線,還開闢台、日、韓市場。80年,在中英共同協議下,國泰重開上海航線,恢復中斷30多年的內地航運。
今次被收購的港龍航空85年5月成立,由愛國商人曹光彪聯同富豪李嘉誠、霍英東、郭鶴年、馮秉芬等人及中資機構中銀集團、華潤集團及招商局創辦。二十餘年來,股權幾度變化,國泰曾入主,後來又引入中資為大股東,最後又重歸國泰旗下。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