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債與息:停牌制度債市欠奉

淺談債與息:停牌制度債市欠奉

為了澄清市場內的相關私有化傳聞,中石化(386)(滬:600028)及旗下上海石化(338)(滬:600688)兩隻A股在內地宣布停牌,但本港的H股並未同步在開市後即時停牌,令兩隻石化股的股價大幅波動,引起市場訊息一度混亂。

港股停牌3前提

是保護廣大投資者得到較公平的對待,確保可以導致股價大幅波動的重要企業活動,不會因為只有少數人士獲知而造就個別人士入市賺取不公平的利益,或最終令其他公眾投資者蒙受損失。在香港,股票市場的停牌安排,基本在以下3種情況下出現:
1.公司進行重大的企業活動,例如正在籌備供股或配股;
2.公司因一些事故,被質疑是否適宜維持上市地位或繼續股份買賣,例如公司被清盤、停止運作或涉及重大的訴訟或調查;
3.由於影響股價的消息並非在市場全面發放、或消息已外洩,又或有人故意進行市場操控活動,導致股票的價格或交投量出現不尋常波動。
在中港兩地停牌安排的爭論中,涉及多項不同問題,如監管機構的要求、交易所開市時間、申請手續的程序等。要解決這些差異,兩地仍需時間進行探討及協商。

操控債市不容易

回說債券市場,雖然發債企業也會遇到上述的重大商業活動或事故,但債市屬於一個場外的無形市場,可以無國界地24小時不停運作,亦非一個交易所。企業管理層沒有機會選擇在收市後進行聲明發布,投資者也無法在休市環境下取得所有資訊,再把握時間進行分析及消化。
此外,債市的散戶投資者比例不大,債券的流通量也不像股票那麼高,想操控市場機會並不容易,所以債券市場是沒有停市安排的。
陳鳳翔
中國工商銀行(亞洲)助理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