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技術的進步,加上第2次世界大戰後較長期的和平穩定局面,全球人口有了驚人的增長。據統計,1950年全球人口總數為20億,到1999年已突破60億,科學家預期,到了2025年,全球人口將增至80億。
全球人口數目激增,令食物需求不斷上升。由於科學的日新月異,農業已由傳統的自給自足模式,轉變成高度商業化的全球商業運作,亦為有興趣的投資者帶來另類的商機。
統計數字顯示,1960年每公頃土地的產量足夠2人食用;到了1995年的時候,同面積土地的產量增加至足夠4人食用;預期到2025年時,更可增至足夠5人食用。土地產量的提升,主要是靠農業化工產品,利用不同的肥料、研究新品種等方式,提高單位耕地的產量,亦即是今次本欄要介紹的行業──農業化工行業。
入行門檻高
所謂「農業化工行業」,其相關業務除了生產不同的植物肥料如氮、磷、鉀外,還包括對優質農作物種子、農作物的培育及保護,甚至生物汽油。這個不為香港人熟悉的行業,其實有着龐大的市場。以種子培育及農作物保護行業為例,2004年該行業全球總產值達490億美元,當中約310億美元(總產值的64%)來自農作物保護服務,130億美元來自培育傳統種子,其餘50億美元則來自新種子的研製。
在已發展國家如美國、澳洲及新西蘭等,農業化工行業的發展由來已久,本土的需求顯得相當穩定,因此,其增長動力主要來自新興國家如中國及印度這些人口龐大的市場。
與其他化工行業比較,農業化工業的營運利潤較大,這是因為公司所需要投入的營運開支及廠房建設,並不如其他化工業那麼龐大。放眼全球,由於入行門檻高,一般小公司的資金和技術水平未足以應付,因此這個行業的競爭相對並不算激烈,這對在行業內早已存在的企業相當有利。
耕地變稀少
近年來,世界經濟持續擴張,已發展地區的人民對食物的要求愈來愈高,對肉食及蔬菜水果的需求不斷增加,除了直接對農作物有更大需求外,相關飼料的需求亦顯著上升。另一方面,新興國家的經濟發展,亦增加了人們對優質食物(如營養豐富的大豆)的需求。例如中國在過去8年的大豆消耗量上升了3倍,大豆的生產因而被帶動上升;另外,中國過去20年的肉食消耗量亦增加了3倍。
然而正如上述,可耕地隨着城市化發展而變得愈來愈少,因此,透過農業化工產品增加產量,成為了唯一可行的解決方法。我們認為這趨勢仍會延續下去。
假如投資者看好農業化工業的前景,可以選擇相關的基金,讓基金經理代勞,在這前景優秀的行業,選取最佳的環球投資組合。
荷銀投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