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航、南航被圍攻成大輸家

東航、南航被圍攻成大輸家

【本報訊】國泰航空、太古A、中國國際航空、中信泰富及中航興業五間上市公司,已經停牌三日;投資者最關注是重組計劃對每間公司的影響,因會直接影響公司復牌後的股價表現。

進軍內地國泰如虎添翼

市場相信,國泰吞併港龍後,得以大舉發展內地市場,必然是大贏家,其餘四間公司亦能夠各取所需,輸家可能是將要面對強勁對手的東方航空及南方航空兩隻內地航空股。
國泰以過百億元代價收購港龍,以最快捷方法全面進軍內地市場,配合本身龐大國際網絡,經營上如虎添翼,長遠來說可增添盈利增長動力,又消滅了一個對手,必然是大贏家。
其次是中信泰富。港龍近年利潤下降,中信出售港龍套現數十億元,可撥作發展鋼鐵資源及地產等其他業務,同時維持國泰第二大股東地位,確保不會出現盈利缺口。而且,中信身兼國泰及港龍的股東,重組後,不用再左右做人難。
至於英資洋行太古,表面上讓中信及國航兩間中資企業成為國泰第二及第三大股東,有機會聯手圍攻自己,犧牲最大,但太古同意重組可能是釋出善意,為擴展內地其他業務鋪路。

國航小換大名利雙收

太古雖是香港大地產商,但礙於英資背景,近年在內地發展遠不及其他本港地產商,主要只有廣州一個地產項目及深圳蛇口碼頭小部份股權。重組後,太古或有更多機會與中資企業合作擴展內地業務。
國航則名利雙收,國泰現市值438億元,港龍估值只有國泰四分之一,國航以港龍換取國泰股權,以小換大,絕對有着數。而且,國航與國泰互控,除可分享國泰利潤,以後必定得到國泰多方面技術支援,業務發展更有優勢。
因此,整個重組的輸家可能是東航及南航,兩間內地航空公司將要面對國航、國泰及港龍三個強勁對手夾擊,前景不樂觀。至於中航興業,悉售港龍股權後,主要剩餘澳門航空51%股權,最終可能被私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