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周二獨善其身後,港股昨日終於跟隨外圍股市下跌,但跌幅仍算溫和,因為相對日股而言,港股仍能力守15800點關口收市,相當難能可貴。不過有一點令人極為不安的是,港股不但失守10日平均線(約15860),更同時跌穿周二的低位,並以陰燭作結,令整個反彈浪的形態被破壞,從而令後市蒙上陰影。
當然,出現這個情況的主要原因,是美股走勢仍然相當疲弱,日股走勢亦欠理想所致。正如昨日所提及,如果美國的經濟增長放慢,從而令美國企業的盈利出現倒退,那麼美股後市的表現其實難以樂觀,亦即是美股低處未算低,港股就算有一定的抗跌力,相信亦只能令跌幅受到控制。
如果真的如此,那麼港股的後市豈不是十分淡?現在似乎不應持貨?記着,昨日的文章,近日市場的反應,其實都只是市場情緒的一個反映,後市是否真的如此利淡,無人能知,因為沒有人能預計美息仍有多少上調空間。但可以肯定的是,聯儲局是否真的能及時停止加息,以防加息「加過龍」。
美息去向難測
事實上,無論投資市場,又或者是一眾金融界的頂尖人士,對美息還有多少的上調空間,其實存在着一點點疑問,好像一直表示美息不會在今年內見頂、停止上調只代表美息處於高原的金管局總裁任志剛,卻一反市場的觀點,指美息會否在6月上調,至今仍是未知之數,表示仍要觀察經濟數據,似乎和他過往的言論有所背馳。
又或者看一看兩位來自滙豐銀行的大班——王冬勝及鄭海泉,他們對美國息口走勢的預測,其實並不太過一致,這似乎反映美息未來的去向,至今根本無人能知,亦即聯儲局會否如昨日預測般,出現「加過龍」的情況,仍有待觀察。只是既然市場存在這些潛在的問題,投資者實在應該好好的反思一下,當然如果仍是不安,那麼最好不要持貨,反正市場的情緒仍然波動,短期大市上升的空間亦不會太大,實在沒有必要因投資股票而擔驚受怕,減少手上的股票持股量,換來一剎那的安寢,亦是不錯的做法。
相反,如果投資者對於聯儲局的決策仍具信心,與此同時又相信港股現水平仍然十分吸引,那麼繼續持貨,又或者在15600伺機吸納,仍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反正只要能嚴守止蝕,風險其實不大,最重要是大家是否真的對後市仍具信心。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