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成人逾60歲 多為輪候宿位不走<br>公立醫院有104「院霸」

四成人逾60歲 多為輪候宿位不走
公立醫院有104「院霸」

【本報訊】公立醫院現時共有104名過了出院日期超過三個月仍拒絕出院的「院霸」,四成人年齡在60歲以上,而大部份病人堅持留院的主要原因是經濟因素,以及正輪候長者或殘疾人士宿舍宿位。政府本年度用於資助安老宿位的開支為20億元,但由於需求極大,平均輪候時間要39個月,而私營安老院也要輪候約10個月。 記者:麥志榮

衞生福利及食物局提交立法會的文件指出,根據醫院管理局於去年5月進行的調查,公立醫院共有104名病人過了出院日期超過三個月仍未出院,這批病人超過一半是要完全倚賴別人照顧,當中有29人正在領取綜援。
文件顯示,病人出院困難的原因除了經濟因素,正在輪候長者或殘疾人士宿舍宿位、病人家屬與醫院就病人病況的評估有分歧、病人對出院後在家自行照顧有所疑慮,以及對出院後的社會支援有所不滿亦是主因之一,醫管局職員會與病人家屬就此作出密切溝通。

資助宿位輪候39月

文件又稱,政府本年度用於資助安老宿位的開支為20億元,但由於資助安老宿位極受歡迎,需求極大,平均輪候時間為39個月,而私營安老院的資助宿位輪候時間也約為10個月。至於為殘疾人士提供照顧服務的宿舍宿位,政府本年度的開支為8.3億元,雖然政府已逐步增加宿位名額數目,但社會對這類服務的需求一直快速增長。

預留2000萬元撥款

文件強調,財政司司長已預留了2,000萬元的經常性撥款,加強長者的家居照顧服務,其中會繼續適當地增加資助安老宿位,以應付上升的需求;政府正為嚴重殘疾人士,包括四肢癱瘓病人設立一間過渡期照顧及支援中心,提升病人的身體、心理及社交功能,為重投社區生活作好準備。政府並正計劃成立五間日間社區康復中心,為需要持續康復訓練的已出院殘疾病人提供短期和有時限的康復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