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產待領 - 邁克

遺產待領 - 邁克

散戲後走出文化中心,星期一晚上十時四十五分的尖沙嘴仍然車水馬龍。紅男綠女大部份剛剛祭過五臟廟,看樣子小部份還意猶未盡,打算直落唱K。節目到此為止的,則手上購物手抽左一袋右一袋,為促進社會繁榮出了一分綿力,帶着快樂的疲勞滿載而歸。我對他人瓦上霜的興致本來不大,然而忽然很為他們慘重的損失心痛:份內那筆豐厚的遺產,這些人一個個拱手放棄,應該落袋的好處恐怕眼白白永遠落空了。
是因為沒有人通知他們去領取?可是鄉親顯然事先高調張揚,要不然收到風的不會坐滿大劇院,連平日很少開放的三樓也「高座滿朋」,金睛火眼瓜分太公肥美的豬肉。又或者,隱約聽聞有那麼一回事,但闊佬懶理,置未開頭的天文數字於罔顧?香港人一向不是虔誠的自助餐信徒嗎,眼闊肚窄奉生霸死霸為生活教條,怎麼忽然如此大方,魚子醬龍蝦一概不掃上自己的碟子?

報章常常有爭奪祖先資產打官司的新聞,輕則損手爛面,重者頭破血流—出於自私,不是搶着延續先人的愛。這筆精神遺產的承受人沒有先決血緣條件,最好略懂粗淺中文,但也不一定需要。較特別的是名額沒有硬性規定,不存在你爭我奪的潛伏危機—獨佔不令人富有,也不會越分越薄,反而越多人分享越興旺。事實上,教人擔心的是沒有足夠的人願意承繼,使顯赫的家聲趨向凋零。
我說的是崑劇。它的代表《牡丹亭》,超過一世紀沒有如此整齊的演出了,華美雅致的唱詞配上出色演員和嚴謹製作,而且比上世紀中慣見的《驚夢》、《尋夢》和《拾畫叫畫》多了十多折。這種便宜,不佔白不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