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經濟好轉,近來不少打工仔紛紛轉工另謀高就,轉職後,打工仔有充份的自主權從市場上眾多強積金計劃中,揀選最適合自己的計劃參加,然後把舊戶口的累積權益過戶。但究竟應該以投資回報還是按強積金收費等準則,來選取最適合自己的強積金計劃呢?
強制性公積金計劃管理局對外事務部高級經理陳潔玲建議,應按3大準則來選取最適合的強積金計劃。第一是了解個人因素,以訂立投資目標。「要計算退休生活的總開支,還須計入通脹因素,並應根據個人承受風險的能力,選取適當的基金。」打工仔可按結婚及生兒育女等人生不同階段的轉變,檢討投資組合能否達致當時目標。
參考收費最實際
第2大準則,是要明白可選取強積金基金的特點。陳潔玲解釋,因應強積金基金的工具類別──主要有股票、債券及貨幣市場等,而有不同投資目標,投資者須了解各基金目標及特點,才能選取合乎投資者需要及可承受風險程度的基金。
她又提醒打工仔,作出強積金投資決定前,應留意收費資料。「由於收費有客觀的準則,能確切反映投資成本,故相比起如市場情況、投資表現等以預測為主的考慮因素,基金收費更能在選擇強積金投資組合及計算回報時,提供重要的參考價值。」
劃一格式易明瞭
強積金受託人現已按積金局要求採用「標準收費表」,以劃一格式來說明註冊計劃的收費,並劃一收費名稱,讓投資者一目了然和易於比較。
標準收費表必須披露所有收費、各項收費的用途、每項收費的現行水平、及每項收費的付款人。而按收費目的等因素,標準收費表會把收費分為5個部份,包括:
一、計劃參加費及年費;
二、從成員賬戶扣除的交易費;
三、成份基金周年營運費;
四、基礎基金收費;及
五、其他服務收費
基本資料易疏忽
陳潔玲指,第3大準則是很多人掉以輕心,卻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掌握強積金的相關資訊,了解強積金計劃的銷售文件、推廣小冊子、基金便覽及收費表。「現時投資者可以透過多個途徑,獲得強積金投資的資料。選擇時可參閱相關的銷售文件,了解各組合的投資目標和策略、特點及風險。」
此外,強積金法例亦規定受託人必須每年發出1份「周年權益報表」,當中會列出投資者在有關財政年度開始及終結時的累算權益價值,以方便投資者檢討投資組合內個別基金的表現。
記者:余永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