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些小玩藝兒是有趣又實用的。
比如你去吃鐵板燒,吃完之後,伙計除了替你更換毛巾,還會遞上一小片袋裝濕紙巾似的東西,那其實是一張酒精紙,專門用來抹眼鏡。
吃鐵板燒圍鐵板而坐,燒東西的時候熱氣油氣免不掉,不知不覺,眼鏡鏡片上便蒙了一層,那張帶有酒精的眼鏡紙這時就大派用場,拿來一抹,鏡片清澈無比。
這種眼鏡紙在超級市場裏買得到,每次去日本,都會買一點在旅途上用。
還有一樣東西叫「鼻毛修理器」,細長一枝,前端有個金屬護罩,內有刀片,原理跟剃鬚刀一樣,安上一顆乾電池,開動之後往鼻孔裏一塞,團團一轉,「突圍而出」的鼻毛就「修理」乾淨了。
比起用剪刀,這個小玩意兒方便得多,就算沒有鏡子照着也可以使用。
日本人很忌諱露鼻毛,記得有位日本女作家說,她一直很喜歡香港一個男明星,迷得不得了,直至有一次在香港見到真人,近距離接觸,赫然見到對方鼻孔中毛茸茸黑森森突了一撮出來,頓時胃口大倒。
這一點,中國人是很忽略的。男人不說,許多儀態萬千的女人,全身的毛都脫光了,就是忘了鼻孔裏還有一撮。有時跟個美女談笑甚歡之際,卻看到幾根黑毛明明白白在鼻孔外招搖,那種情景會使人手癢,很想出其不意上去一把拔下。
自從知道有「鼻毛修理器」之後,就不用這麼遐想了,下次買上一批,趁什麼情人節、母親節、三八婦女節之類,包好了當禮物送上,讓她們在剃全身我不大有機會看得見的毛的時候,也「修理」一下那幾條經常逗得我手癢的鼻毛。